-
伟大正骨科学家危亦林
-
作者:宋大仁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正骨 科学家 医学 名医 新城县 脊柱骨折 脱臼 元代 江西
-
描述:騎正骨金镞科。大父碧崖复傅黎川周氏伯熙小方科,再傅福建汀州路程光明眼科,南城县周后进治瘵疾;至亦林复进傅本州斤竹江东山疮肿科,临川范叔清咽喉口齿科,及储积古方,并当代名医諸方”。所以他的医学,是精深
-
医林状元的养生箴言
-
作者:王家喻 来源:养生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保健 《寿世保元》 医林 箴言 状元 中医世家 龚廷贤 《万病回春》 心理卫生 太医院
-
描述: 明代御医龚廷贤,字子才,江西金溪人。生于中医世家,曾任太医院官吏,其医术甚为高超,所治者辄愈,在京城享有“医林状
-
徐春林散文特辑
-
作者:徐春林 来源: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我甚至都怀疑,是不是锅庄这个地方不好。怎么漫山遍野都是苦竹,苦竹的用途很小,因为太小基本上是派不上用场的。庆幸的是几场大雪过后,苦竹还能抬起头来。
-
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
-
作者:夏金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参同契》 《易》 曹洞宗 偏正回互 《易经》 禅学思想 慧洪 魏伯阳 禅宗 佛教
-
描述: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在中国诸多的佛教宗派中,与《易》关系最密切者,当数华严和禅宗。而作为禅宗“五叶”之一的曹洞宗,则又是禅《易》关系中的翘楚。从盛唐的石头希迁开始,中经晚唐五代洞宗
-
陆象山易简教育论纲
-
作者:杨云生 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培养目标 发明本心 教育方法 教育论 易简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教育内容 尊德性
-
描述:陆象山易简教育论纲□金溪县陆象山研究会执笔:杨云生吴一根《象山年谱》说:“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
-
浅谈陆象山易简教育思想
-
作者:黄根妹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志 辨志 明心 明心 做人 做人 陆象山 陆象山
-
描述: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伟大的教育家陆象山的“辨志明心堂堂地做个人”的易简教育思想(自称“易简功夫”),在教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是我国教育理论的瑰宝,值得研究与借鉴。
-
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作者:邓秀梅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杨简 王阳明 王畿 儒家易学 儒家心学 心即理 心即易
-
描述: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雷思齐易数之学初探
-
作者:谢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雷思齐 河图之数 参两参伍之数 八卦之数
-
描述:雷思齐是宋元之际的著名易学家,其著作《易图通变》、《易筮通变》在易学史上有着较高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易图通变》入手,阐明雷思齐对河图之数、参两参伍之数,以及八卦之数的探讨,从而揭示其在易数之学
-
陆九渊“易简工夫”思想研究
-
作者:芦莎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简工夫 支离 合一 分二 剥落
-
描述: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认为,“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于是就成就了他的“易简工夫”思想。 1175年
-
人才服务走出“易才模式”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眼下,为期6个月备受瞩目的北京园博会在丰台永定河畔举行,被视为北京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件国际盛事。作为本次盛会唯一指定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易才集团坚持李浩提出的“以先进互联网技术整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