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文学典故翻译技巧探析
-
作者:李学欣 来源:长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典故 典故 译语读者 译语读者 译者 译者 杜丽娘 杜丽娘 形象鲜明 形象鲜明 原典 原典 柳梦梅 柳梦梅 喻义 喻义 正确理解 正确理解
-
描述:276句以集唐诗形式出现的典故诗句外,共涉及用典词句约达600多处。这些典语典句,或喻事喻理,或喻形喻情,为文章增辉生色,使剧作文采斐然。然而这一超凡的用典特色却为英译工作平添了无尽的艰难。然而,汪榕培教授却以其广博精深的学识和严谨不苟的治译精神出色地解决
-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谈
-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寻梦 寻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深层思考 深层思考
-
描述:;牡丹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这一节目以《牡丹亭》优美的唱腔贯穿其间,却不只是停留在对该剧的一般赏析上,而是用戏曲、用事实来说话,以众人的现身说法,表述对传统文化、高雅
-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
作者:伏涤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著录 著录 传奇体 传奇体 汤显祖 汤显祖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书目 书目 可能性 可能性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
描述: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
-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
昆曲《牡丹亭》将亮相世博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旅游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昆曲《牡丹亭》将亮相世博会
本报讯(立华)世博会期间,游人可在上海保存最为完好的晚清会馆“三山会馆”中,观赏昆曲《牡丹亭》,体验曲境与园境的混然天成。
三山会馆位于世博会浦西世博园区东大门入口处
-
昆曲《牡丹亭》 张学军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2月3日-4日■地点: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主演:魏春荣
推荐理由:《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描写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喜欢昆曲的朋友
-
实景昆曲《牡丹亭》公演
-
作者:暂无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张帆上海报道:作为本年度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由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着名华人音乐家谭盾,昆曲演员张军和舞蹈家黄豆豆联袂打造的中国首出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在上海水乡青浦朱家角
-
昆曲《牡丹亭》重归园林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临水听曲,移步换景———杜丽娘在水景中缓缓走来。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昆曲《梦回·牡丹亭》将在上海青浦朱家角课植园演出。
视点
月下赏剧,隔水听曲
新快报讯
-
昆曲《牡丹亭》“绽放”世博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在定于4月20日起开放的世博会江苏馆,一部长约13分钟的高清晰度宣传片将向海内外观众撩起神秘的面纱。这部节录了昆剧《牡丹亭》中“游园惊梦”精华片段的宣传片,近日由江苏省演艺
-
为了昆曲的传承:记北京昆曲研习社
-
作者:启名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艺术 北京市 日常活动 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部 俞平伯 文化局 牡丹亭
-
描述: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