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我国古代数学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古代数学  沈括  数学发展  王安石变法  法家人物  科学著作  北宋时期  工程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 
描述:数学方面,《梦溪笔谈》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活动中,怎样运用数学和发展数学的生动事例,同时也记载了沈括本人在推行法家路线的政治斗争中,如何运用数学来为法家路线服务的事实,以及他对我国
休闲空间
作者:暂无 来源:晚霞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休闲空间  数学  华元  黄鹤  辐射  正确答案  毛竹  三进  中药名  现代科学 
描述:谜语竞猜(78)同一谜面可有不同的谜目,因而有不同的谜底,是谓辐射谜。请朋友们猜猜下面这则辐射谜。一骑红尘妃子笑1.猜三字口语一2.猜三字词语一3.猜农药一4.猜中药名一5.猜花卉二6.猜现代科学家一7.猜邮政名词一8.猜天文名词一
猜想的过程应是发现的过程
作者:郎建胜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猜想  合情推理能力  发现  演绎推理能力  活动过程  新课标  学生  数学  教学 
描述: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猜想作为合情推理的一种方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我在教学中也努力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猜想。
“学贵有疑”的精髓
作者:肖川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现问题  认知冲突  学习者  爱因斯坦  培养学生  数学  陆九渊  教学  认知结构  思考习惯 
描述:“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另一学者张载也讲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
李浩杰:高考从头至尾,敌人就是自己
作者:李浩杰  来源:高中数理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敌人  采访对象  清华大学  甘肃省  语文  理科  数学  英语 
描述:李浩杰:高考从头至尾,敌人就是自己
中国珠算教育发展简史
作者:黄继鲁  来源:黑龙江珠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算教育  《学记》  数学  培养人才  学习内容  京都  发展简史  中国  《周礼》  地方 
描述:就已列为六艺之一。
挖掘教材内涵 打造灵动课堂:《用字母表示数》教学
作者:王凤 管晓蓉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母表示  三角形  梅花  王安石  大写字母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实验教科书  数学  教学过程 
描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106~107页内容。教学过程一、在诗句中感受。师:王安石的《梅花》学过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里出现数了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校园文化建设应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校园文化的育人
作者:赵景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  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 
描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培养四有人才的摇篮。
王安石风俗思想简论
作者:高有鹏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风俗思想  风俗思想  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  社会  社会  文化  文化 
描述:括思想建设的相互协调,形成美俗、良俗,直指时弊,即流俗。其风俗思想既有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又有博取众收,对传统文化包括风俗文化的理性审视,经过深入思索所作的批判总结,表现出其风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