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于藏 以微见著
作者:贾二强  来源:书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黄永年  题录 
描述:之精且稀见,还是令我颇为吃惊。仅此一端,亦足证永年师誉之为不谬。
《游褒禅山》赏
作者:姜涛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心得体会  游览  写作者  命名  王安石  花山  进取精神  写作技巧 
描述:《游褒禅山》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王安石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陆九渊“心即理”的一种
作者:刘英波 李雪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描述:色,也有其缺憾之处。
人民日报:点好书应是领导干部每天的必修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三峡建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必修课  日报 
描述:每个人都有一个兴趣空间,像读书这类高雅的兴趣不去占领,另一类庸俗的兴趣就必然会去占领。[第一段]
点好书应是领导干部每天的必修课
作者:钱夙伟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必修课  读书  庸俗 
描述:干部“要把读书作为兴趣、作为爱好、作为习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每个人都有一个兴趣空间,像读书这类高雅的兴趣不去占领,另一类庸俗的兴趣就必然会去占领”。
一场被剥夺了辩护权的审判——《啼笑因缘》
作者:张永峰  来源:天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啼笑因缘  辩护权  小说文本  张恨水  灵魂审判  典型意义  女主人公  叙述者  将军 
描述:如,许子东认为,小说基本情节“描写了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沉沦堕落的故事”;孔庆东认为,“《啼笑因缘》还真实地刻画出‘小市民的精神创伤’,沈凤喜家中长辈面对金钱和权势的态度,几乎与主人公一样具有强烈的典型意义”。那么,本文关注问题的是,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沉沦堕落的故事”的,其“典型意义”又是什么?一《啼笑因缘》这部小说有点不寻常,它讲了一个穷人家的姑娘背叛、抛弃富贵情郎的故事,一个灰姑娘背叛了白马王子的故事。小说中,男主人公樊家树是一个富宦子弟,父亲虽然去世,但留有一笔可观的遗产,叔叔、舅舅、表兄都在做官。他与沈凤喜遭遇的一开始,就是以大恩人的面目出现的,他资助、包养了沈凤喜及其全家,把沈凤喜从进落子馆的“堕落”之路上拉了出来,送上了高尚文明的金光大道,进学堂读书。沈凤喜从一个穷卖唱的,一下子变成一个摩登女学生...
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饰演者沈丰英的另类形象
作者:冷桂军 姜华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形象塑造  观众  音乐性  演员  形象  黄梅戏  动作  主演 
描述:看过沈丰英主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都会被她所塑造的柔情似水的杜丽娘所感动。幽雅的气质,恬静的神情,优美的仪态,如梦
绽放在理学藩篱外的一株纯净之花——《牡丹亭》春香形象文化探析
作者:李彩霞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香  春香  人性“真”  人性“真”  启蒙理想  启蒙理想 
描述:春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剧中塑造的一个婢女形象,她与剧中人物丽娘相互呼应,成为作品中另一个理想角色。她身上负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剧中人性"真"美的直觉展现者,作家启蒙思想的另一个承载者。
殊词中的百花情
作者:王慧敏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殊词  百花情  秋花   
描述:本文从殊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花"入手,结合其具体词作以及其人其事,分析了殊百花之中犹爱秋花的原因;探讨了殊面对百花所产生的无限愁绪,试图说明花卉描写在殊词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清雅闲愁——谈殊的《浣溪沙》词
作者:骆玉明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日常生活  浣溪沙  生活情趣  人生经历  特殊  古代  天气  高级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古代高级士大夫的优雅的生活情趣跟现代人的生活相隔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