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23)
期刊文章(4396)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98)
地方文献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57)
2013(202)
2012(255)
2001(158)
2000(128)
1994(84)
1993(74)
1991(62)
1986(80)
1980(24)
按来源分组
中学语文(10)
黄海晨刊(5)
江苏法制报(5)
山东法制报(3)
古汉语研究(3)
新闻实践(3)
新闻通讯(2)
吴忠日报(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长三角(教育)(1)
中国诗词文的集
作者:曾枣庄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知识  古人  集合成  不相干  中国诗词    集成  韩国  家鸡 
描述:和意境,也可以引申、改变原诗句的内容和意境。这是一种骋学、骋
略谈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窃”问题
作者:颜景琴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维  白鹭  水田  田园诗  田园风光  形象鲜明  辋川  代表作  诗话  胡应麟 
描述:寂,莫过右丞《积雨》。澹斋翁以二诗得廊庙山林之神髓,取以压卷,真足空古准今。”然而诗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句诗的创作权究属何
“笔端三昧,游戏自在”:浅谈韩国集
作者:  金程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国汉文学  创作  文天祥  作品  游戏  王安石  朝鲜时代  自在  唐宋诗  高丽 
描述:诗,指集录前人诗句而重新创作之诗作,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集诗者,杂集古以成诗也",即指此种诗体而言。其体式有
南宋《胡笳十八拍》集诗之书写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衣若芬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琰  《胡笳十八拍》    王安石  李纲  文天祥 
描述: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诗为集诗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诗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王安石集诗《胡笳十八拍》生命气韵分析
作者:温翘楚  来源: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集诗《胡笳十八拍》生命气韵分析
《牡丹亭》里有唱词:“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但昆曲古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吴越 古雅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跟时髦的“苹果”,也能有故事? 5月中旬,苹果iPad和iPhone的Appstore(软件下载商店)里将新增一款免费软件,名为“上海昆剧团”——这是个互动平台,这边实时推送昆曲界动态和演出信息,用户在那头浏览、下载最新剧照、音频和视频,还能在线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补正缺憾 传承善本——《牡丹亭》笺校本下场诗“集唐”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也谈“易位”的语音停顿-兼与陆俭明、孟琮先生商榷
作者:王铎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位  语音停顿  前置部分  后移  汉语口语  句法  谓语动词  刘绍棠  语气助词  主语 
描述:生认为:“易位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语音停顿。前移部分与后移部分有音强音弱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加之后移部分比一般要说得快些,这就构成了易位的前后部分之间语音上的明显界限”。孟琮先生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见赠》赏析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