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网茧与飞跃之间:论汤显祖之心态发展历程及其创作思维
作者:黄莘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 
描述:思想上的轉變?抑只是基於不同劇作主題的發揮?不管是用前一種或後一種方式提問,都常是把「」當作意涵一致,且是相對於「理」的概念來處理。然而從具體文本脈絡來分析,「」所指涉的向度及用法,實在很難
摒弃现实 追寻梦幻——论晚明语境中汤显祖对梦幻观的改造与
作者:薛海燕  来源:昆明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  梦幻观     
描述:汤显祖及其写“梦”的重要剧作历来受到重视 ,但汤氏本人对“梦”的独特看法和观念与其剧作的相关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把汤氏的有关观点放入晚明思想与历史语境中作出分析 ,以阐明其弃现实、追梦幻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清源师 
描述:顯祖說「」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
如何得此“”?:论《牡丹亭》“”的表现手法
作者:金晨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爱情绝唱  爱情绝唱  伤心  伤心 
描述:小青‘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张瀚池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自我意识      社会性 
描述:冲突,直指封建社会下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从其人物形象中透露出的对人性和生命的独立的思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立足于当下也有颇多借鉴之处。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梦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自我实现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柳河
作者:李静霞  来源:作文通讯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河  家乡  流去  树叶  小段  晏几道  熏气  拇指  牙齿  野果 
描述:在外求学,常思念我美丽的家乡。那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行。叮咚的山泉,酸甜的野果,鸟雀啁啾啾的树林和静谧的小屋无不使远离家乡的我
论《牡丹亭》中情、理、势“并露而周施”
作者:徐振贵 焦福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并露周施  并露周施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其创作主旨乃是歌颂至情战胜天理,这似乎已成为当前学界主流评论的共识。但本文认为,《牡丹亭》其实乃是、理、势并露而周施,是儒释道三教既对立又日渐融合的大势所趋背景下的产物。
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
作者:李胜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晚明  中晚明  汤显祖  汤显祖  诗论  诗论  诗歌  诗歌         
描述:践了自己的诗论,用真挚感人的自然之情融注于诗歌中。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涉及到佛道隐逸、出仕用世、行旅游览、交往应酬等等;在各种体裁中,尤其擅长绝句和歌行。他的诗歌不仅在叙事、写景的安排、炼字遣词、句法和章法等方面,有意识的学习六朝诗歌,而且汲取了六朝诗歌的美学精神,在总体上呈现出“清”的特色。
《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对比分析
作者:刘春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情  剧情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戏剧模式  戏剧模式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描述:中心句:《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共同或者相似之处,在戏剧模式及情节内容详略特别是语言运用上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