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之歌应是思想品德课的主旋律
-
作者:孙芸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 思想品德课教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
描述: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成了思想品德课的"附庸",就如何把情感教育加盟课堂,把情感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田,从教学观念、教材挖掘、学生情感、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和研究.
-
情感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
作者:林春泉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教学 语文教学 本色
-
描述:语文教学应强调情感教学。学生如果在学习中养成了丰富的情感,自然会变得成熟稳重、情感细腻且富有责任心,也会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这样,接受的东西多,体验感受多,写文章也就更加得心应手。这是一种
-
刘绍棠从“文革”开始的一段情感历程
-
作者:杨广芹 沱沱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12月12日写信给我说: 广芹: 我在儒林村的生活,你了解很多,希望你写一写,刊登出来。 兄 12.12 1997年3月,刘绍棠去世,这也可以说是他给我的遗嘱。
-
古诗词鉴赏情感表达题解答方略
-
作者:王春惠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 情感表达 解答 感情基调 思想情感 标题 晏几道 新课标
-
描述: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
-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应是课改下教学的根本
-
作者:王朝春 来源:科教新时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
-
描述: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本文试图谈谈语文教学
-
戏曲意象初探(一)
-
作者:方李珍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化 戏曲意象 文学意象 牡丹亭 信物 舞台美术 手法 爱情 舞美设计 情感
-
描述:蒋寅先生在《物象、语象、意象》①一文里指出,意象一词由于语义的感性化,导致了学术上的众说纷纭,甚至于观点南辕北辙,无从对话,因而只有在对意象的概念完全界定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似乎有些悖
-
对话刘韧
-
作者:祝雪霏 李健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风格 游园 杜丽娘 寻梦 情感 爱情 构思 牡丹亭 电脑 收藏
-
描述:忆》,属于比较怀念过去的生活的;像《游园》、《惊梦》、《寻梦》都是对古代美好爱情的向往。就像写日记一样。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电影《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比较
-
作者:张水巍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电影节 白先勇小说 杜丽娘 昆曲 牡丹亭 荣华富贵 柳梦梅 情感 中国传统戏曲
-
描述:梦》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除了那折差不多快被人忘却的凄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电影《游
-
牡丹亭下女儿香 闫平·刘曼文谈话录
-
作者:王静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活 中国油画 表达 美院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文革时期 内心世界 情感
-
描述:刘曼文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