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作文材料的情感意向
-
作者:陈志群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材料 王安石 情感意向 附加意义 表达效果 阅读能力 维纳斯女神 好事之徒 材料表面 词语
-
描述:把握作文材料的情感意向江苏陈志群一般的作文材料都会或显或隐地提示思维指向,而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对所叙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等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材料所提示的思维指向之一。因此,把握住
-
练好情感教学“五字功”
-
作者:周桂英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教学 语文教学 引导学生 情感体验 实践与研究 文本 最佳境界 刘绍棠 学生情感 教学手段
-
描述:语文教学只有叩击到学生的"情感区",学生才容易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也才能够达到作者情、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四情融通"的最佳境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师只有先练好情感
-
情感投入是写好作文的基石
-
作者:苏凤敏 来源:华夏女工(华夏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投入 作文 《牡丹亭》 个性特征 积累素材 戏剧家 汤显祖 中午
-
描述:。当前,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往往没有个性特征,变成千人一面,万口一腔,除了没有认真观察和积累素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
从《牡丹亭》透视汤显祖的情感追求
-
作者:赵琳娜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情 真情 至情 至情 时代意义 时代意义
-
描述:本文通过对《牡丹亭》情节及杜丽娘形象的简要分析,论述了汤显祖对真情和"至情"的热烈追求,并分析了汤显祖"真情"说的思想渊源及时代意义。
-
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
-
作者:王冰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朱熹 朱熹 太极辩论 太极辩论 道家倾向 道家倾向
-
描述:雨祷雪活动看,陆象山思想上的道家倾向越来越明显了。
-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会朱陆 朱子 格物穷理 约礼 陆象山 象山先生 陆学 发明本心 为己之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
描述: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王伟民宋代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学术的分流。这充分暴露出了儒学本身所隐含的矛盾。如:心与理、做人与做圣人、博文与约礼、成己与成物、格物与诚意等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初看起来
-
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朱陆倾向:[朱熹、陆九渊]
-
作者:陈正夫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观 哲学思想 中国 元代 朱熹哲学 陆九渊哲学
-
描述: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朱陆倾向:[朱熹、陆九渊]
-
从“临川四梦”看晚明戏曲的创作倾向
-
作者:陈怀利 来源: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晚明戏曲 汤显祖 精神世界 杜丽娘 戏曲创作 “四梦” 深层结构 《牡丹亭》 经济思想
-
描述:从“临川四梦”看晚明戏曲的创作倾向
-
从二程对王安石的批判看理学的政治倾向
-
作者:李之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政治倾向 理学 “理”本论 程颐 人臣 认识论 人之道 唯心主义
-
描述:王安石关于“理”与“物”本质关系的论点。
-
从“春风”、“明月”的表意倾向看《泊船瓜洲》诗的主题
-
作者:何二元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明月 王安石诗 “月” 主题倾向 家乡 诗歌 熙宁 风象 次韵
-
描述: 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的艺术性得到人们的一致赞赏,尽管对诗的主题是什么尚有分岐。这一方面说明艺术具有某种独立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总未免使人感到某种缺憾。人们一直力图弄清这首小诗的主题,正如一尊出土的断臂美人,人们总想考证她的身份,尽管这并不影响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