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
作者:文珍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几道 词 抒情 情感 “梦“ 意象
-
描述: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词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词 诗化 词体
-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词的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词体的拓展,从而得出词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
暮春怀人 触景伤情:翁宏《春残》赏析
-
作者:张善存 孙莉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子 落花 相思 内心世界 赏析 清代 独立 雨燕 晏几道
-
描述:春残翁宏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这首五律主要写春末女子相思怀人。题作《春残》,给人以萧条衰败之感,而诗意大致由此展开,兼以写人
-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词中“闲”的艺术探析
-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闲 北宋前期 词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词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
知识人印象:读李怀宇《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人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
描述: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 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人吧,比如我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但在作者李怀宇
-
晏几道、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
作者:李睿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个性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词史地位
-
描述:晏几道、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
春树含情,暮云蕴思:解读“怀人诗”
-
作者:朱阳慧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春江花月夜 解读 诗歌鉴赏 相思 望月怀远 夜雨寄北 李白 中学 晏几道
-
描述:2011年江苏高考考的是杜甫的怀人诗《春日忆李白》,不少学生觉得很茫然。因为大家早已习惯了杜甫的那副忧国忧民的面孔,对于他的理解不是心忧天下苍生,就是壮志未酬、老病孤愁。其实虽说中学课本中所选
-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
-
作者:孙书磊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 生理欲望 《牡丹亭》 主题 汤显祖 爱情 性欲
-
描述: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孙书磊一《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主人公杜丽娘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至情”,无疑给人以最激动的感受,关于俞二娘、商小伶、冯小青等传说的记载,就足以说明这点。人们在不难发现“汤显祖正是为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妇女倾吐...
-
情到痴处人孤独──小晏词境探微
-
作者:李春丽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词境
-
描述:晏几道的词,倾注了词人全部真纯的感情,并融入昔盛今衰的身世,于凄凉、伤感、孤独的词境中蕴含着人性之美和身世之慨,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
-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
-
作者:齐昌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雨燕 落花 生卒年 代表人物 晏几道词 宋仁宗 宋初 幼子 宰相
-
描述:,只当过颖昌府许田镇监一类的芝麻小官,坎坷一生,晚景十分凄涼。遗作有《小山词》,存词二百余首,大多是感伤沉郁的抒情小令,题材比较狭窄,但写得感情真挚、清新浓郁。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他的杰作《临江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