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道树史话
-
作者:王新战 来源:生态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道树 史话 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 《周礼》 大自然 道路 乡村
-
描述:城市和乡村的行道树,是美化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给行人带来了绿荫. 道路两旁植树,在我国周代是一项制度.据《周礼》记载,"国郊及野之道路"旁必
-
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和谐王英
-
作者:徐美兰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五大工程 五大工程 建立健全 建立健全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事件 协调利益关系 协调利益关系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群众工作方法 群众工作方法 特大安全事故 特大安全事故
-
描述: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和谐王英
-
张怀西考察梁园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 柳忠勤、袁祖亮、王保存
-
作者:张红岩 来源:今日国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实验区 国土经济学 商丘市 指导委员会 理事长 考察 副主席 可持续发展 园区
-
描述: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指导委员会主任本刊讯10月20至22日,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指导
-
王安石政论文研究
-
作者:徐世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政论文 思想 艺术 影响 变法
-
描述:论述十分简略,或是点到即止,或是人云亦云,很少有能具体分析的。而这正是本文的一个突破点。再次,谈了王安石政论文的影响。由于历来王安石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对其文的流传不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尽管如此
-
清代两淮盐官文学活动研究:以曹寅、卢见曾、曾燠为例
-
作者:王万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寅 卢见曾 曾燠 文学活动 原因 影响
-
描述:前后相继,文脉相承,对清代扬州文化的繁荣和兴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四个章节对清代两淮盐官在扬文学活动进行一个点面结合的深入研究。 第一章,对两淮盐政及清代两淮盐官在扬文学活动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概述。第一节,介绍了两淮盐官制度及其发展演变情况。第二节,从文学活动发展历程、组织文酒之会、刊刻诗文、提升文化氛围等角度对两淮盐官文学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第二章,以曹寅和曾燠为例,对清代两淮盐官的文学活动进行个案性的分析和研究。第一节,分文学交游、刊刻书籍、真州使院雅集等几个部分对曹寅在扬州的文学活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节,首先分核心与外围两个层次简略介绍了曾燠在扬的文学交游情况,然后以题襟馆雅集和九峰园秋禊为重点对曾燠在扬州的风雅盛会进行了论述。 第三...
-
《庄子》中的墨学
-
作者:孙以楷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墨子 影响 周礼 仁义 非攻
-
描述:生以反战。(5)《庄子》中多处散见墨学观点。另外,庄子多次批评儒墨之辩,是针对诸子争辩现象而发。
-
王安石的市易法及其实施效果
-
作者:王盛恩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变法运动 市易法 实施效果 影响 目的
-
描述:王安石的市易法及其实施效果
-
王安石诗歌用典探析
-
作者:姚涛 来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典 用典 诗歌 诗歌 典源 典源 阶段性 阶段性 心态 心态 影响 影响
-
描述:王安石诗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善于运用典故,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肇江西诗派的先路。文章对王安石诗歌的典源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用典的阶段性特征和用典心态,进而对荆公体及其用典在宋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有了更确切的把握。
-
《牡丹亭》对《红楼梦》的影响
-
作者:刘卫京 来源:北海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揉碎了无数青春少女的心,剧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的观念让当时很多闺中少女为情的力量所打动,并为剧中情所迷,有一些人甚至选择了自杀,期望死后能与心上人相会。
《牡丹亭》当然也影响了《红楼梦》,在《红楼梦》中,不但在很多回目中直接提到《牡丹亭
-
《牡丹亭》的蓝本和影响及其他
-
作者:平西 来源:湘潭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