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诗化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的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体的拓展,从而得出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江西首领人物——晏殊
作者:林汝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陵  江西  晏殊  临川  首领  南丰  欧阳修  新喻  派别  江西籍 
描述:《宋诗别论》指出:“诗之有派别始于宋。欲论宋诗,不可不知其派别。盖一派有一派之方法,一派有一派之习尚,一派有一派之长短,一派有一派之宗主。”为什么呢?《宋诗别论》又指出:“凡派别同者,其诗之方法
江西之词学观论略
作者:刘庆云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江西词人  学观念  诗词同理  《词话丛编》  欧阳修  刘辰翁  吟咏情性  晏几道  中华书局 
描述:江西之词学观论略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中“闲”的艺术探析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前期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晏几道、纳兰性德之比较
作者:李睿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个性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史地位 
描述:晏几道、纳兰性德之比较
匆匆五日 风韵长存——论苏轼的登州之任和对登州风物的歌咏
作者:梁自洁 曲树程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知州  湖州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常州  团练  资用  蓬莱  文集 
描述:常州。满以为从此能彻底退出险恶的官场,依靠常州的薄田安身度日,终老此生。可是不久又受命复职,出任登州知州。
古人妄改趣谈
作者:汪克谦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月诗  王安石  古代苏州  修改作品  史记  古史  秀才  常州  教训  苏辙 
描述:修改作品,切不可自以为是。否则,修改就变成点金成铁。在这方面,古人有不少妄改的教训。无知妄改,令人捧腹。相传,古代苏州有个秀才,善诗工文。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秀才触景生情,即兴作了一首咏月诗。适逢太守来访,秀才请他修改,当太守看到“一轮明月照苏州”一句时,便说:“偌大
苏轼宜兴买田事考辨
作者:曲德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武  买田  元丰  熙宁  王安石新法  团练  “乌台诗案”  常州  出处大节 
描述:苏轼宜兴买田事考辨
水车秧马入诗来
作者:虞澄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龙骨水车  农民  大运河  宋神宗  杭州  熙宁  润州  常州 
描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冬天,浙西及江淮一带发生饥荒,担任杭州通判(知州的助理官)的苏轼,奉命沿大运河北上,到常州、润州(今镇江)一路账济。他是前年年底离开汴京(今开封)到杭州上任的,因为反对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有关资料
作者:袁东升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华书局  神宗  团练  东坡全集  江东  石钟山  河南省  常州  苏轼 
描述: 《石钟山记》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课本对“临汝”作了注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