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弦上语 诗中乐
-
作者:辛丰年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性 秦王 柏辽兹 默剧 历史事件 小提琴 有声电影 秦汉之际 乐史 太史公
-
描述: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充满了音乐。一个爱乐的有心人应该运用你的知识与想象力去倾听这种历史中的音乐。它们如同历史剧的插曲、配乐,可又并非出于后人的虚拟,而是历史事件中真实的音乐,它们是宝贵史料的一部分。读史者不听或者听不出,那是可惜的。如果听出了,许多历史默剧就会突然变成有声电影。
-
联语中的历史人物探讨
-
作者:陈正贤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联语 苏轼 对联 武则天 中国传统文化 伍子胥 上联 张良 王安石
-
描述:以对联的方式来评价人物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收集的这几则联语,颇有味。追述人物的生平经历,评说人物的事业功绩是一些哀挽联、祠庙联、陵寝联、故居联经常出现的内
-
诗家句语特点谈
-
作者:宁松夫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王安石 概念 诗论
-
描述:诗家语的命题自《诗人玉屑》卷六提到北宋王安石说出“诗家语”以来,至今已将近千载,但在诗论史上对诗家语进行探讨的文字可谓凤毛麟角,偶尔提及“诗家语”这个概念的亦极为罕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诗家语
-
让语言之花绚丽缩放
-
作者:陈婷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生动 缩放 “推” “绿” 王安石 形容词 拟声词 数量词
-
描述:小结:炼字的好习惯自古就有,贾岛甄选“推”“敲”二字,王安石善用“绿”字,都成为千古美谈。今天,为使我们的语言生动、传神,我们仍须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仔细选用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数量词等。
-
关于小乔
-
作者:刘法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乔 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乔 《渔洋诗话》 《太平寰宇记》 曹操 三国志 抗战时期 潜山县
-
描述:高中语文第六册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之“小乔”,注释是“乔玄的小女儿,嫁给周瑜。”这恐怕是沿袭了俗见,在史籍上并无根据。东汉末年确有桥(或作乔)玄、大乔、小乔其人。但是,大、小乔却不大
-
小资料
-
作者:卞慧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诗歌 诗经 周礼 事件 引用 叙述 大师 河南 最早
-
描述:(一) 赋、比、兴是我国诗歌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最早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诗经》的《大序》引用了。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说出。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
-
小迷题
-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致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作诗 诗说 正直 读者 聪明 答案 页脚 本期 筷子
-
描述:王安石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王安石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为人正直,贪谗一生,利不归己。"王安石复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王安石三首诗说的都是同一物,聪明的读者,你能猜中吗?(答案就在本期页脚中)
-
有数课堂应是一个“方、张、松”的课堂
-
作者:韩国存 来源:浙江教育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有力 充满张力 追求轻松 有效课堂
-
描述:有效课堂是当前教育界广大教师所迫切追求的,但对于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大家则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教学有方的课堂、充满张力的课堂、追求轻松的课堂。这不失为一家之言,值得玩味与探讨。
-
将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实践研究
-
作者:胡素群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研究 课堂生成 课堂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爱因斯坦 陆九渊 学生
-
描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爱因斯坦也说
-
她把课堂搬上华盖山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她把课堂搬上华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