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心余诗创作阶段考辨
作者:吴长庚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阶段  诗歌创作  王安石  杨诚斋  基本过程  考辨  成功之路  基本阶段  全过程  自成 
描述:之路,大体上都经历了始学一家,兼及各家,自成风格三个基本阶段,从而完成了由继承到创新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积累到超越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基本过程,文学家、艺术家莫不知此。蒋士铨论诗不喜诚斋,但他却也走过了与杨诚斋相似的道路,有着较明显的变化阶
应用文发展的历史巅峰-中国应用文发展史系列论文之三
作者:李凯源  来源:天津商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史  巩固统治  欧阳修  应用文写作  王安石  公牍文  政治家  唐太宗  文书  五代十国 
描述:应用文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剧烈变革,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至唐、宋,政治较为开明,条件宽松,应用文的发展达到了历史巅峰。帝王、官吏的公牍文书成为巩固统治的有效工具。文人应用文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文风日新,风格多样,人才辈出,佳作如云,堪称后世典范。
试论欧阳修的国防经济思想
作者:孔祥振  来源: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国防经济思想  北宋中期  历史经验  封建政治  经济措施  西夏  改革建议  王安石  大力发展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里,有国防经济与国防经济思想吗?回答应是肯定的。因为,国防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随着国家的出现、适应国防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对于这种客观存在,中国许多封建政治家、军事家是能够有所认识并用语言加以反映的。欧阳修就是这类人物之一。
北宋引浑灌淤的初步研究
作者:贾恒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灌淤层  黄河下游  北宋王朝  王安石  水沙资源  综合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  黄河中下游  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 
描述:,根据黄河多泥沙的特点,进行了大规模引浑灌淤,把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苏轼熙宁赴杭时期的文化意识初探
作者:唐玲玲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苏轼  文化意识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政治斗争  政治思想  文学创作  东方文化  士阶层 
描述:社会心态及创作情绪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他在这种意识驱使下所创造的文学价值,为他后来在黄州及海南时期的创作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颂与史学
作者:陈光崇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敏求  契丹  王安石  欧阳修  史学家  国史  翰林学士  四库全书总目  监察御史  典章制度 
描述:阁为储才之地,藏书极多,苏颂刻苦钻研,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对历代典章制度尤为娴熟。神宗即位,由颖州召拜知制诰。王安石荐秀州判官李定,特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苏颂与宋敏求、李大临以为不循旧制,相继封
强健的筋骨 不屈的品格--《梅花》赏析
作者:张贯杰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宋神宗  保守派  阶级矛盾  政治主张  政治家  文学家  墙角  改革派 
描述:仍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仍然保持着“孤芳不变”的节操,从这首《梅花》诗中,亦可见其气节。“墙角数枝梅”,“墙角”,是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数枝”,是说数量不多,与后边的“独自开”相呼应。意思是说,在不引人注意的墙角,生长着数
苏轼散文诗化现象浅论
作者:狄松  来源:理论学习月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诗化现象  散文  手法  生动形象  议论文  艺术特点  王安石  欧阳修  日常生活 
描述:以达到的。人们对这个现象似乎注意不够,本文试就这个艺术特点作一些分析。
中国古代公文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霍蕴夫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府文书  起源  王安石  文字  书契  甲骨文  古代公文  秦始皇  李世民  圣人 
描述:就是文字,“百官”就是国家机关官员。可见,公文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和国家是公文产生
论苏轼文化人格的独立性
作者:张惠民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人格  中国士大夫  苏轼  独立性  依附性  独立精神  社会角色  王安石  人生态度  自我确认 
描述:最少是富裕农民)的家庭经济基础,又使他们具有常常可以超脱于政治之外而独善其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