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探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浅探 哲学基础 教育思想 情性观 性三品 上智 下愚 万物 圣人
-
描述: 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虽然一生未从事过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他从实行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改革的思想是荆公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垄断利润的基础应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体
-
作者:雷在春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重要的理论意义。蒋学模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以下简称教材)关于帝国主义垄断利润作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垄断利润,即垄断组织凭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在这里有必要把垄断利润和垄断高额利润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后者指垄断组织实际获得的全部利润。它一般包括平均利润加垄断利润,在个别垄断企业还包括因采用新技术降低个别成本而比其他垄断企业多得的超额利润。”这一表述克服了该书第三版中垄断利润定义与垄断利润来源之间不协调的矛盾,逻辑比第三版严密,观
-
词语梳理应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基础
-
作者:张艺 来源:岭南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哲学 书面语 外来词语 语言学 汉语言 学术研究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文化变迁 规范语言
-
描述:词语梳理应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基础张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在有关21世纪中国哲学展望的讨论中,大都指出了哲学发展的转折性机遇。但作为发展的一个条件,面对20世纪哲学的困境,应该着手些基础
-
浅谈王安石变法的《易》学理论基础
-
作者:孙鹏凯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理论基础 庆历新政 周易 理财 司马光 中进士 研究工作 密切关系 胡瑗
-
描述:王安石从事著述研究工作,与其变法有着密切关系。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曾就《井卦·九爻》进行阐发,为庆历新政造势。庆历新政在王安石中进士的第二年展开,虽然庆历新政很快
-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
-
作者:李政涛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文化变革 生存方式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改革过程 新文化 文化传统 文化理念 改革者
-
描述:什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在笔者看来,这个基础的核心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就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所有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就是文化变革。所谓文化
-
小农经济不经改造能作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吗?——与
-
作者:黄永轼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民经济发展 小农经济 社会主义工业化 共产主义 社会改革 农村人民公社 农业合作化 兴修水利 社会主义改造 斯大林
-
描述:三月十四日的光明日报刊出了陈道源同志的“农业就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一文,对拙作“农业怎样成为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一文提出了一些意見,使我得到很大的教益。为了便于討論,深感拙作原文某些不够明确的地方
-
学校体育应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
作者:邹小莉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终身体育 运动能力
-
描述:要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发挥终身的效益。
-
国有和民营都应是党的执政基础
-
作者:暂无 来源: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执政基础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 经济研究院 经济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
描述:《中国经济时报》近日刊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一次论坛上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今天在中国执政,经济基础是什么?此前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只认为国有经济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否认民营经济
-
素描教学不应是单纯的基础教学
-
作者:曾小宝 钟英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描 基础教学 技术性 艺术性 创造思维
-
描述:本文从素描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素描教学应以先进的素描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素描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论证素描教学不是单纯的基础教学
-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心学基础及其解释学意义
-
作者:逄礼文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注我 心学 解释学
-
描述:的领域。因此回避“六经注我”的解释学意蕴已经不可能。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陆九渊的论断不是一个纯解释学出发的论断.因此必须在其“心学”的基本立场上来体会其解释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