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9)
图书(9)
报纸(5)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0)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5)
按年份分组
2011(27)
2009(19)
2008(16)
2006(13)
2003(10)
2002(4)
1999(4)
1996(10)
1994(4)
1982(3)
按来源分组
书品(3)
语文天地(2)
咬文嚼字(2)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
文学评论(1)
中国税务(1)
章回小说(下半月)(1)
绿色大世界(1)
文苑(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北朝讲武考论
作者:陈志伟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朝  皇帝  讲武  周礼  讲武礼 
描述:北朝诸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北方人民豪放武勇,尚武成风;北朝帝王重视武备,频行讲武。"讲武"于先秦即已产生,然史料疏简,此后各代,亦乏记载。北朝讲武骤增,通过讲武,提高了国家军事实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唐宋以后"讲武礼"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记者开唠】悲:太监应是真皇帝喜:剧中恋情现温暖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开唠】悲:太监应是真皇帝喜:剧中恋情现温暖
我国十一世纪变法家的宣言书-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作者:金秀珍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宣言书  北宋王朝  地主阶级  法先王  谏议  刑狱  熙宁变法  “新政”  宋仁宗 
描述:一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又称《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是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任提点江东刑狱返京述职时,写给宋仁宗赵祯的上书。但
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看王安石的人才政策--兼论王安石人才
作者:白自东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政策  王临川  人才思想  变法派  吕惠卿  反对派  欧阳修  人才问题  王安石变法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政策是他一生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丰富的历史宝库。从这个宝库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吸取很多的积极思想和历史经验。其中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培养和选用人才、建设四化。仍然具有借鉴参考、深思与回味的价值。
实行政治改革,必须注重人才--评王安石《上宗仁皇帝言事书》
作者:吴玉琦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实行政治改革,必须注重人才--评王安石《上宗仁皇帝言事书》
一篇有灼见的《人才学》(读书扎记)——读王安石的《上皇帝
作者:江铭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篇有灼见的《人才学》(读书扎记)——读王安石的《上皇帝
(9)我国十一世纪变法家的宣言书——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
作者:金秀珍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9)我国十一世纪变法家的宣言书——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
变法革新和陶冶人才——评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作者:吴玉琦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言变法;并从变法的政治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陶冶人才的思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以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广阔视野,统筹全局,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陶冶人才措施,既解决了人才的有效培养问题,又解决了人才的必要待遇、合理选拔和恰当使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的这些见解,尽管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从陶冶人才的角度看,不无可取之处。我们应以批判态度,认真研究,推陈出新,引为借鉴。
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王安石:临川文钞
作者:郭预衡 俞谦 乐竟注译  来源: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唐代  唐代  译文  译文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宋代  宋代  译文  译文 
描述: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王安石:临川文钞
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曾巩:南丰文钞
作者:郭预衡 祝鼎民注译  来源: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唐代  唐代  译文  译文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宋代  宋代  译文  译文 
描述:文白对照唐宋八大文钞 第三册 曾巩:南丰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