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表义士荣禄大夫萧君碑
-
作者:前人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夫 入蜀 忠信 明初 泰和 公私 布衣 海内 荣禄 黄鹤
-
描述:人。出资助义。济公私求给■。前后捐金巨万计。海内名门。请为昏姻。声气所通。金钱流衍。京师扬梁。江湘■肆。田邸租税。所在腴殖。中遇兵寇。■货益恢。然谨身节用。不忘前戹。布衣徒步。老期无改。尤重儒术。敬事士夫。蕲州黄鹤云。前在兵部。文行有誉。遣子师之。云
-
《九歌·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
-
作者:张树国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食 东君 《史记·天官书》 救日 《淮南子·天文训》 《周礼·地官》 《左传》 巫术行为 《淮南子》 诗性解释
-
描述:《九歌·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张树国(青岛大学中文系)关于《东君》是祭祀太阳神的说法,由上途以未,到现在几乎已成定论。但一些细节并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诗旨也显得很模糊。本人认为,若要正确读解《东君》这首
-
宋诗赏解一例 读王安石的《示长安君》
-
作者:张志烈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长安 尘沙 扬州 万里行 金川雪梨 笑语 “拗” 群体风格 砸破
-
描述:懂又不是那么容易。读某些唐诗如吃金川雪梨,到口即消,而读某些宋诗则如吃山核桃,须要先砸破其坚壳。这里举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为例,谈谈自己在研读宋诗中的一点粗浅感受。
-
洋君已乘黄鹤去(中国潮·报告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文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洋君已乘黄鹤去(中国潮·报告文学)
-
一颗崇洋媚外的苦果:读报告文学《洋君已乘黄鹤去》
-
作者:胡萍 来源:作品与争鸣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颗崇洋媚外的苦果:读报告文学《洋君已乘黄鹤去》
-
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头:读《洋君已乘黄鹤去》
-
作者:晓丕 来源:作品与争鸣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头:读《洋君已乘黄鹤去》
-
关于《如意君传》(明清艳情小说书目钞补之二)
-
作者:悠悠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如意君传 武后 御史 明清艳情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 刘衡如 书目 孙楷第 嘉庆 书名
-
描述:本,书名又
-
芬芳只自知——怀念父亲洪君烈
-
作者:洪祖杰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州铜仁 现代社会科学 高中国文 诸子百家 中学校长 《周礼正义》 《经传释词》 第三中学 四书五经 特殊贡献
-
描述:解,只可惜无一篇保存下来。日寇侵入皖省,父亲随难民所跋涉到湘黔边界,固得到挚友金克木教授的举荐,入贵州铜仁的国立第三中学任教。时逢该校兴建抗战堂,多次约人撰文陈抒建堂原委就里均不遂意,转而请父亲试笔。校长周邦道先生看了父亲的文章大加赞赏,立即给父亲发授高中部国文聘书。教学之余,父亲继续研读进步书籍。日寇投降后,父亲接到安徽省立寿县中学校长孙秉南先生催促归省任教的信件,应约返里担任了高中国文教学。
-
“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解读平民思想家李觏
-
作者:郑晓江 来源:寻根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平民思想家 宋代 生平 《易》 利欲观
-
描述:“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解读平民思想家李觏
-
识君应是千古事——《范曾诗画集》序
-
作者:李存葆 来源:海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画 庄子 书画家 作品风格 艺术家 画集 中国画 功力 历史与现实 八十年代
-
描述:典书;也把他视为风雅友,与之闲语如吟 东坡诗,还把他视为豪放友,与之畅叙如饮杜康醅。 情因遇故深,知音世所稀,每每与范曾兄相聚,我辄 能领略到“兰亭之会,竹林之欢”的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