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昌路上的明珠
-
作者:李尚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毛主席五进广昌,在转战江西下吉安途中,触景生情,在马背上一气呵成了《菩萨蛮·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
-
井陉金代壁画墓
-
作者:郝建文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壁画墓 《太平寰宇记》 金代 井陉县 县志 秦
-
描述:井陉,因南有井陉山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 "其山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日井陉."又据<太平寰宇记>: "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日井陉."秦置井陉县.
-
宋元时期整理《战国策》的巨大成就——兼对鲍彪整理《战国策》
-
作者:霍旭东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曾巩 姚宏 刘向 宋元时期 师道 再评价 高诱注 巨大成就 鲍本
-
描述:》,到了北宋,不仅流传不广,而且大量的脱误、散佚,已相当不完备了。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王尧臣等奉命校勘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崇文馆等皇家秘阁藏书时,所看到的《战国策》就是极不完整的本子
-
孟戏
-
作者:吴若峰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盐腔 演员们 孟姜 客家族群 弋阳腔 长城 手抄本 广昌 剧本 汤显祖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尽留存在了咿呀戏语中,偏居一隅的小乡村成了国内文化界的关注对象.
-
《揭半斋璇玑遗述》等四种
-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南京图书馆 广昌 经术 合二而一 文学 见解 璇玑 南昌 咸丰
-
描述:清广昌揭暄撰。按刘大千《广昌志》文学传云:揭暄字子宣,号韦纶,别号半斋,衷熙子,以经术荐辟。衷熙殉发遇害,暄枕戈洫血,图所以报,计百出,贼急走险。暄用谍者间贼左右,反有为之用者。
-
箱体整理应是近期主调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箱体整理应是近期主调
-
试论刘师培对《左传》的整理和研究
-
作者:方光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刘师培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春秋》 《周礼》 春秋左氏传 学术史 学术思想 康有为
-
描述:试论刘师培对《左传》的整理和研究
-
整理中国美学遗产的几个问题
-
作者:叶朗 来源:西北美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古代美学 遗产 汤显祖 美学思想 美学问题 出乎其外 王国维 几个问题 曹雪芹
-
描述:就必须花大气力去发掘、整理、研究和批判地继承我们民族极其丰富的美学遗产。
-
上海昆剧团四本《长生殿》印象
-
作者:刘厚生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上海昆剧团 折子戏 演出 表演艺术 整理 牡丹亭 安禄山 总导演 传奇剧本
-
描述:把经典传奇剧本整理成一种新连台本戏(连台成一个完整的戏)样式演出,目前已经不止于思路,已进入舞台实践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是昆剧舞台上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不可小看。它是不是昆剧今后发展的一条可走的路
-
也去一次牡丹亭〔外一首〕
-
作者:郭宏枝 来源:中国诗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绣球花 自画像 柳梦梅 蜜蜂 布置 失眠 婚礼 经书 整理
-
描述:也去一次牡丹亭〔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