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鼎元的哲学思想
-
作者:许其端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蓝鼎元 程朱理学 太极 陆九渊 哲学思想 认识论 王阳明 经世致用 天地之性 天理与人欲
-
描述:映。
-
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任金丽 韩强 来源:国内哲学动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任继愈 客观唯心主义 侯外庐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主客体关系 本体论
-
描述:。 (一)吕振羽、侯外庐、任继愈和包遵信都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对朱陆之辩的实质及其意义则有不同的看法。吕振羽认为,朱陆之争是心物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之争。这种争论是根源于争论双方各自代表的社会阶层利益的不同,同时也反映出地主阶级内部诸阶层利益冲突的剧烈。陆九
-
中国历代哲学思想概要(六)
-
作者:谷方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王守仁 朴素唯物主义 罗钦顺 唯物主义观点 客观事物 朱熹
-
描述:器官变成创造世界万
-
中国历代哲学思想概要(五)
-
作者:谷方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阳二气 哲学思想 王安石 唯物主义 太极 事物 物质性 客观唯心主义 相互作用 认识论
-
描述: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就生出五行万物.这就是由原始的气到
-
李觏哲学思想简论
-
作者:陈国钧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明清之际 自然观 认识论 青年时期 阴阳二气 义利观 宗教迷信
-
描述:已开始著述。他的著作丰
-
朱熹和陆九渊的异同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世界本原 认识论 人性论 客观精神 伦理观 系列问题 知觉 封建伦理
-
描述:鹅湖会上,朱熹指斥陆九渊太简,陆九渊指斥朱熹支离。这次争论主要集中在认识论上,但也表现了他们之间在世界本原论、人性论、伦理观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一、朱熹把独立于人的知觉之外的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
-
“理学”、“心学”及“鹅湖之会”
-
作者:李海军 来源:考试(高考 文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心学 鹅湖 格物致知 认识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知行合一
-
描述:晋南北朝是我国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如羯族建立后赵、鲜卑族建立北魏等。
-
“格物致知”考辨
-
作者:刘泽亮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心学 程颐 考辨 陆九渊 格物穷理 直觉 体认 认识论 封建伦理道德
-
描述:本文考索了“格物致知”的源流,依次阐释了汉学、理学、心学及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王船山的“格物致知”说,揭示了这个命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由纯伦理学含义向认识论、方法论含义的转变过程,并论述
-
陆象山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
作者:宫哲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理学 理学 太极 太极 无极 无极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本体论 本体论 认识论 认识论 道德伦理论 道德伦理论
-
描述:陆家山和朱熹是道德伦理修养方法之争。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一种宏大的道德境界,并不涉及世界本原论和认识论问题。
-
相山北路发生车祸两人受伤
-
作者:郭照 李宗利 蒋慧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晨刊讯 (记者 郭照 实习生 李宗利 蒋慧)7月9日上午11点左右,市相山北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撞倒了一名行人,坐车的人也被甩下车,骑车人躲过了一劫,没有受伤。
当日11时许,记者在经过相山北路时,听到“嘭”的一声,一辆载人的摩托车撞倒了一位行人,记者看到,被撞老人的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