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
报纸(11)
图书(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8)
地方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11(2)
2007(3)
2003(1)
2002(2)
2000(2)
1998(1)
1991(2)
1986(1)
1984(3)
1974(1)
按来源分组
居正月报(1)
羊城今古(1)
方法(1)
社会科学(上海)(1)
古今谈(1)
文史哲(1)
文学遗产(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
人民教育(1)
艺术百家(1)
李纪恒在第三届滇港合作高级论坛上表示滇港合作面临前所未有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都市时报记者乔长红 昨天上午,作为“云南—香港经济合作交流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第三届滇港合作高级论坛在香港举行。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作题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开创滇港互利共赢新局面》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滇港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论坛上,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作为嘉宾
制裁反革命份子汉奸战犯王英伏法广州枪决首恶匪特七名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时报 年份:195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制裁反革命份子汉奸战犯王英伏法广州枪决首恶匪特七名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诋曹操、阮籍、陈子昂诸人原因试析
作者:吴宗海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  陈子昂  阮籍  曹操  试析  黄爵滋  宋调  逆党  尊宋 
描述:人之诗”“诸乱臣逆党之诗”,现拟就其原因作一番探索。 潘德舆生活的时代跨嘉庆、道光二朝,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而衰之时。当时统治阶级日益
唯心主义的内部纷争有利于唯物主义:朱、陆“鹅湖之争”及其
作者:高建立 段其旺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心主义者  唯物主义  朱熹  陆九渊  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  尊德性  道问学  发明本心  中国哲学 
描述:中国传统哲学史上,朱陆争异一直被视为“一大公案”。列宁曾说,“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评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的确,朱陆争异,对以后哲学思维的发展和明清哲学家对“理学”、“心学”的批判、吸收、改造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中国哲学认识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朱陆鹅湖寺争异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卌三年逨鼎铭中的“人”即《周礼》中的“校人”
作者:王晶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卌三年逨鼎    《周礼》  校人 
描述:新出土的卌三年来鼎铭中王命来“官司人”,通过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人”即《周礼》中的“校人”。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二分册)
作者: 荪校释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描述: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一分册)
作者: 荪校释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描述: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一分册)
文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上)-论吴梅的《霜厓三剧》
作者:王卫民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杂剧  作家  湖州  义士  汤显祖  创作实践  舞台演出  戏剧冲突  矛盾冲突 
描述:吴梅先生是近代最突出的杂剧传奇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风洞山》、《湘真阁》(原名《暖香楼》)、《轩亭秋》、《镜因记》、《落茵记》、《双泪碑》、《无价宝》、《惆怅?》(含《杨枝妓》)、《湖州守》、《国香曲》、《钗凤词》、《长宏血》、《义士记》等十余种。1933年,
我国最早全面论述戏曲修辞的著作——明王骥德的《曲
作者:宗廷虎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修辞理论  王骥德    戏曲语言  修辞手法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小说修辞  修辞学  明代 
描述:关注。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萌芽于宋代,到了元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粗具规模的还是明代。明代涌现了一批戏曲理论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年间王骥德的《曲》一书问世
伶伦作“听凤凰之鸣”群谜:中国上古乐史疑案破析
作者:刘正国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疑案  上古  中国  凤凰  本来面目  最大限度  吕氏春秋  文本  古乐 
描述:早已尘埋沙掩,类多湮没。不少传世文本载述今人殊难解绎,留下了众多的乐史疑案难决。《吕氏春秋·古乐》所载“黄帝命伶伦作”之乐事,便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