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84)
期刊文章(1063)
图书(26)
会议论文(14)
学位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72)
才乡教育 (10)
地方文献 (9)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9)
2013(112)
2012(229)
2011(176)
2010(385)
2009(207)
2006(42)
1999(22)
1997(49)
1995(44)
按来源分组
博览群书(6)
中国文化报(6)
东方艺术(4)
经济日报(4)
温州都市报(3)
财经杂志(3)
商丘日报(3)
航空史研究(2)
燕赵都市报(1)
曹雪芹研究(1)
绍棠乡土文学犹垂香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绍棠的小说具有鲜明突出的章回小说的风采,结构完整周延,情节安排巧妙妥当,有伏笔必有照应,设悬疑必有解答。”今年值著名乡土文学作家绍棠逝世15周年,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
绍贵: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周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绍贵,1942年出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擅长中药鉴别。本报记者周颖/摄 一辈子与中药打交道,但他提倡药补不如食补;人生曾经历一波三折,但他泰然处之;别人认为被伺候
领导者与下属的谈话技巧绍泉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常言道,一句话能把人说得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所以,领导者掌握谈话技巧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如何掌握与下属谈话的技巧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的准备是谈话成功的前提 谈话只有胸有成竹,才能在语言上真正谈到点子上。其一,明确谈话对象。就是要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状
哲人的睿智诗人的语言 ◎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周口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读哲人的笔记读得很少,原因很简单,怕见他们那些深奥难懂费琢磨的语言。但读过《文化的价值》一书后,一点也没有这样的感觉,说实话,我算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 “每天清晨,你必须掀开废弃的碎砖石,碰触到翠绿的、生机盎然的种子”。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诗人的语言;“一个新词就像一粒播下的种子。”这就是
“钱法官”陶成飞田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11日上午9时40分,某银行一楼大堂经理对五河县法院钱士明副院长连声道谢:“多给2万多元工作人员没发现,你反倒立刻回来告诉我们,太感谢了。” 原来,上午9时许,钱士明副院长到银行服务窗口从存折中取钱,他对工作人员说,要取2万8千元。工作人员将取款凭证打印好,递给他签字。由于办事匆忙,他签了
“春节”历史一百年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11年12月31日,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在这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把年节称为“春节”过,所以从此算起,“春节”一词的历史到今年刚好是一百年。   春节俗称过年,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先秦时期叫“上元”、“元日”、“改岁”、“献岁
老师为何称“西席” 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把老师称为“西席”,现在已不多见。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 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中就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既然把老师处处尊为上宾,上宾之位,当然就是坐西面东的席位了。 《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
“芦溪街长”绍萍
作者:陈薇薇  来源:萍乡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他工作的地方不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而是人来车往的大街小巷,他上班的时间不是一天8小时有规律,而是“五加二”和“白加黑”。当人们进入梦乡时,他与队员们却还在巡逻值勤;当有人为非作歹时,他带领队员们勇往直前;当弱者需要帮助时,他伸出热情的双手……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无私无畏,任劳任
绍棠小说与中国民间文学
作者:裴军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绍棠  乡土文学  民间文学 
描述:绍棠是我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早年人生经历,使他秉受民间文学的雨露滋润,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从民间传说、民间谚语等传统民间文学艺术里直接获取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又大量借鉴
贡父智戏王安石
作者:李伟国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梁山泊  资治通鉴  史学  江西  执政  汉代  草稿  新余 
描述:求开辟财源,有一个小人献上一计:“放掉梁山泊八百里湖水,作为农田耕种,这利益可大了。”王安石初听之下,颇为高兴,他一边沉思一边说:“这个想法不错。但放出来的水何地可容?”贡父这时刚好也在座,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