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88)
期刊文章(1083)
图书(26)
会议论文(14)
学位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91)
地方文献 (12)
才乡教育 (11)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9)
2012(231)
2011(178)
2010(387)
2005(48)
1997(51)
1992(18)
1986(17)
1983(22)
1980(11)
按来源分组
经济日报(4)
商丘日报(3)
学术月刊(2)
新农民(1)
语文新圃(1)
中国俄语教学(1)
文学界(理论版)(1)
辽宁群众文艺(1)
知识窗(1)
文苑(经典选读)(1)
初秋养肺学问多⊙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阴气渐长,阳气渐收。根据古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之纲要,养生之道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作一下自我调整。 首先要学会适应,秋季来临,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严防“气炸心肺”的事情发生。即使遇到伤
“三月三”:多民族传统节日绍本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天恰逢农历壬辰年的“三月三”。我们的先人前辈曾经怎样过“三月三”的呢?请看:“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对一千多年前都城王孙仕女们,欢度这个暮春佳节时的场景描绘,该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诗句中还有特写镜头:“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
家国情怀润端午绍本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说节话俗 端午节,时逢盛夏,顺阳在上。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直被看成与春节、中秋节并提的“三大节”之一。过大年不要说,月亮的节日是中秋,太阳的节日呢,就属端午了。 2006年5月,两千多年传承下来的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进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中
北平初看“解放戏”绍本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榴花似火的五月,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中央有关文艺团体复排了歌剧《白毛女》,在国家大剧院隆重演出。一下子让我想起,自己孩童时代在古都北京第一次看“解放戏”——《白毛女》时的情景。 那是1949年春日里,北平和平解放不久,我还是东城区吉祥胡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
绍英让诚信成为财富的“底色”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物剪影 今年40岁的绍英是省人大代表,也是四川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两种身份,决定了她的节奏是忙碌的——今年春节期间,三番五次地预约,绍英才好不容易忙里抽闲接受了记者
绍勇: 中国航空服务业潜能无限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航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于3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东航集团总经理绍勇在会上发言时着重谈了中国服务业,特别是航空服务业的相关问题。 首先,绍勇指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服务业占有
绍棠乡土文学犹垂香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绍棠的小说具有鲜明突出的章回小说的风采,结构完整周延,情节安排巧妙妥当,有伏笔必有照应,设悬疑必有解答。”今年值著名乡土文学作家绍棠逝世15周年,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
绍贵: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周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绍贵,1942年出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擅长中药鉴别。本报记者周颖/摄 一辈子与中药打交道,但他提倡药补不如食补;人生曾经历一波三折,但他泰然处之;别人认为被伺候
领导者与下属的谈话技巧绍泉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常言道,一句话能把人说得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所以,领导者掌握谈话技巧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如何掌握与下属谈话的技巧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的准备是谈话成功的前提 谈话只有胸有成竹,才能在语言上真正谈到点子上。其一,明确谈话对象。就是要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状
哲人的睿智诗人的语言 ◎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周口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读哲人的笔记读得很少,原因很简单,怕见他们那些深奥难懂费琢磨的语言。但读过《文化的价值》一书后,一点也没有这样的感觉,说实话,我算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 “每天清晨,你必须掀开废弃的碎砖石,碰触到翠绿的、生机盎然的种子”。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诗人的语言;“一个新词就像一粒播下的种子。”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