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石钟山记》精导读
作者:曹文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旅游事业  苏轼  顾炎武  王安石  年长者  命名  治学  实地考察  湖口 
描述:(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诚信,做高尚的人
作者:左小鸥  来源:新少年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讲故事  思想品德课  诚实守信  班主任  晏殊  晚会  生活中  考试  教育  作业 
描述: 那天上思想品德课,老帅说:“我给大家讲故事吧……”一听这话,同学们都精神起来。我也爱听故事,当然集中了精神,准备听老师一段精彩的故事。可是,老师的铺垫太多了。她先说从古至今,为人诚实的人,都受
第二十九 民俗(五)
作者:李霞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农历  习俗  别称  礼制 
描述: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在《周礼》一书中已有提及。后来文人学者、贵族也私下效仿,对月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流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发展至唐代,因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最终成为固定的节日。到宋时,中秋节已十分盛行。在北宋京师,到了中秋之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更衣焚香拜月,述说心愿祈求月神的保佑。南宋时,人们互相赠送月饼,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会舞草龙、砌宝塔等。到了明清,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了重要的节日之一。烧斗香、树中秋、点宝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将节日点缀得丰富多彩。 关于中秋,还有很多传说,如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无盐拜月等,这些美好的传说流传很广,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浪漫的色彩。今天,人们仍愿意设宴赏月,合家团圆。
第二十二 宽容、豁达和坚守
作者:黄玉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宽容  人之道  观音菩萨  报复  观世音  寺庙  伤害  性格 
描述:害人者,自己遭毒毙。意思是,如果别人诅咒你,你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是诅咒你的人反而遭殃。苏东坡觉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于是他把后面两句改为"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意思是,即使你害我,我也不报复,只希
作文最终应是一门艺术——对“文集”式作文的一点体会
作者:赵恒仁 朱琳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文集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  艺术  自主写作  自由表达  自主拟题  教学实践  教学方式 
描述:本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集”式作文的思路。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暂无 来源:黔西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长期耐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修改能力,通过各方面能力
让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作者:暂无 来源:西藏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写什么”的问题,至于作者到底“怎么写”,学生几乎无暇去思考、质疑。那么,教师该如何将课文分析与作文教学
“框架作文”不应是主流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框架作文”不应是主流
英语最后时刻重点应是作文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英语最后时刻重点应是作文
作文的训练应是做人的训练
作者:曹恩尧  来源:河北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训练  做人训练  写作学  学生  作文教学 
描述: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