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8)
报纸(99)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4)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6)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2(24)
2011(67)
2010(16)
2009(10)
2007(12)
2004(8)
2001(7)
2000(6)
1986(4)
按来源分组
佛教文化(3)
诗刊(3)
太原晚报(3)
云南日报(2)
惠州日报(1)
中国大学教学(1)
临沧日报(1)
北京青年报(1)
灵石史志通讯(1)
山西法制报(1)
追忆吴华教授
作者:凌子  来源:黄石文史资料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追忆吴华教授
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吴立群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研究综述 
描述:是元代著名理学家,其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及象数变易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作出综合性的介绍,能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思想初探
作者:胡青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经术  黄百家  理学家  科举制  国子监  江西  五经  许衡 
描述:朱熹高弟)诸人可及也。”吴的哲学思想已有人研究,但对其教育思想似还无专文论述。
的诗论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王忠阁 叶爱欣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理论  历史地位 
描述:不仅是一位有名的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理为诗之本、提倡平淡自然、主张辞由己出,是他诗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他的诗论体现了元贞、大德间诗风的主要特点。其理为诗之本和提倡平淡自然诗风
:我这样理解风(组诗)
作者:胡澄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解  挖掘  眼睛  地上  头顶  世界  伤口  死亡  鸟鸣  圣女 
描述::我这样理解风(组诗)
清代虚劳专家——吴
作者:谢天心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劳病  清代    外感  内伤  历代医家  心得  治法  医学  祖国 
描述:康熙、乾隆间)歙之嶺南人。他幼年时候,就很聪明,先学举子业,嗣棄去,博览羣书,精通国学,最欢喜读易经,所以他对易经是很有根柢的。后因无意功名,遂专心鑽攻医学,尤致力
心性论对韩国的影响
作者:孙美贞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论  韩国  影响 
描述:中国理学自朱熹到阳明的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以吴为代表的。吴既崇尚朱子学,又兼综陆学,具有心学因素。13 世纪,心性论传入韩国,极大地影响了李朝性理学的发展路线
诗歌的文化内涵
作者:王素美  来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文化内涵 
描述:要求诗歌创作应表现"情性之真"、"自然而然",因而他的诗自然典雅,又因其是著名理学家,所作之诗又讲究情性,具有诗人之诗的特点。本文试从学者之诗和诗人之诗两个侧面来考察吴的诗歌。
试论吴的文统论
作者:李宜蓬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统  文统  唐宋七子 
描述: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承传道统为己任,受此影响,形成了他的文统理论。本文对吴的文统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其提出原因,分析其理论内涵,揭示其在古文发展史上及文统观念形成史上的价值。
的脾阴观
作者:濮正琪 董娟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学术发掘  中医学术发掘 
描述:目的:总结介绍吴的脾阴观.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吴治虚损重视补脾阴.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之法.选方用药颇具特色,首选芬香甘平,善用血肉填精,升清阳以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