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胡吴会”看两岸“愿景”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3年前的4月,在台湾岛内“台独”声浪嚣张的背景下,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跨海而来,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握手会谈,这是国共两党跨越60年的一次握手,令全世界中华儿女瞩目、欣慰。因为这“世纪之握”传递出两岸和平的希望,传递出两岸智慧的力量。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后共同发布 “两岸和平发展共
-
陈自明:透过音乐看世界
-
作者:孟绮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陈自明:透过音乐看世界
-
从诗话看王安石诗歌的文字技巧
-
作者:丁国智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王安石 王安石诗 修辞 文字技巧
-
描述:创作的文学评论中,厘出诗话对王安石诗中的文字技巧,以及批评和看法,而诗话作者们,又是以何种角度审视王安石的诗歌写作技巧,从历代的诗话之整理中,本文试图从链字、对偶、用典等方向来管窥王安石的文字技巧,并企图阐明其艺术成就。
-
从周与秦之礼法看中国传统“法治”,看中国传统社会礼法之“治”
-
作者:赵薇 来源: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法家 秦始皇 法治 法治主义
-
描述:,是律,亦是礼,是德,是一个包罗甚广的综合,笔者回顾西周始至秦始皇时期法的发展历程,试论述中国传统特色的"法治"。
-
谢元淮词学研究
-
作者:刘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元淮 词学思想 碎金词谱 碎金词韵
-
描述:的影响,也非常重视律和韵等词体学要求。在将《九宫大成》所收词乐谱辑录为《碎金词谱》后,谢元淮进一步提出以词的合乐性作为最高标准,用曲的音律来规范词作,并延请曲师编订了第二版的《碎金词谱》,成为以曲乐
-
论张先词在宋初词坛的位置及其通变
-
作者:孫維城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 小令 晏殊 士大夫 情感 柳永 位置 五代词 宋仁宗 民歌
-
描述:,十三四岁时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屡任显要之职,宋仁宗时官至宰相。《宋史·本传》说他所作小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词风雍容华贵,闲雅疏淡,有《珠玉词》,今存词一百四
-
二晏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二晏研究
-
描述:百年来的二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都是引人注目的,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二晏生平思想的研究和二晏文学作品的研究,然而其依然在六个方面存在着遗憾和不足。21世纪的二晏研究可以从二晏
-
感受暮春时节——读晏殊《破阵子》
-
作者:宗古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采桑 飞絮 日长 清明 梨花 读者感受 形象鲜明 黄鹂 词作
-
描述:时间的推移,节序的变换,古往今来,人们都是很敏感的。能将这种敏感形象地展示出来的词作,要数晏殊感受暮春的《破阵子》了。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
-
论宗室词人赵长卿的俗词创作:兼与柳永、黄庭坚俗词比较
-
作者:何春環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女子 宗室 方言 地域文化 俚俗 北宋末年 相思 作品 俗词
-
描述:赵长卿,生卒年不详,史书无传。从明人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惜香乐府跋》可知,他自号仙源居士,乃是赵宋宗室,家居南丰(今属江西),大抵以布衣终老。据唐圭璋先生《宋词四考·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赵长卿
-
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白之《牡丹亭》唱词英译美的再现
-
作者:吴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唱词 《牡丹亭》唱词 英译 英译 美的再现 美的再现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
描述:亦可称为曲文),属于诗歌的范畴,极富情趣,是极美的文学语言。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白之教授的《牡丹亭》唱词英译中美的再现进行尝试性的研究。翻译美学植根于中国本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美学对译学的意义。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极其重要的领域。笔者认为,运用美学理论来探索文学翻译,意义深远。尤其对于《牡丹亭》唱词这一极美的文学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翻译美学提供了合适的视角,因为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原文中的美通过哪些审美品质表现出来,译者如何展现原文中审美品质,使译入语读者充分感受唱词中的美,为本文的研究目标。简而言之,寻找原文的美,挖掘出译文如何再现原文的美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