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79)
报纸(2093)
学位论文(127)
图书(64)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49)
历史名人 (1311)
非遗保护 (23)
宗教集要 (10)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81)
2013(355)
2012(605)
2011(476)
2009(455)
2008(507)
2007(331)
1994(38)
1984(28)
1958(7)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43)
戏剧文学(42)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2)
文史知识(9)
新华航空(7)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
黑龙江科技信息(2)
昆明学院学报(2)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1)
西安社会科学(1)
翻香令·雪
作者:刘传淑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宇  边城 
描述:风寒三月冷烟凝,雪萦蝶梦雨中行。云眉蹙,波眸暗,柳影凄,杜宇又声声。念人人远在边城,花花瘦更愁生。乍堪那,潇湘馆,牡丹亭,吟尽断肠情。
从“曹操家族DNA”怎样对待历史名人
作者:暂无 来源:松原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日前宣布完全确定了曹操家族DNA消息后,像当年安阳发现“曹操墓”一样,一下子又引起一片质疑声。正是现在“很多姓曹的人都攀附曹操”,让我想到了如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名人,怎样评价历史名人这个问题。正如11月14日《北京日报》刊发的李辉教授说的一样:“安徽亳州姓曹的
“我要把假花摆在客厅天天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8日下午,郑合波(左)将假花束送到王英手中。记者冯琳摄 □记者冯琳报道 □通讯员于小彭 本报5月28日讯本报5月24日报道了《一智障女子不懂世故独爱花》,文中智障女子情迷假花的心意感动了不少读者。28日下午,威海市机关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买了一大盆假花送到王英家中。王英将花盆安放到客厅
“做事要往大处,做人要往小处干”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31日电(田兆运张利文吕康枫)试验任务中出现哑弹需要排除,他挺身而出;试验任务遭遇重大难关,他将难题揽到自己肩上;当战友和同事需要援手,他热心相助……总装某基地试验部副参谋长黄鹤云用实际行动诠释“领导就是率先垂范,领导就是服务”的人生理念。 一年前的金秋十月,当美丽的胡杨林
黄希扬:全家出动比赛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年是黄希扬在建业的第3个赛季,也经历了从中超跌落到中甲的失落。但好在这个赛季建业在中甲的表现实在太强势,9胜2平保持不败高居榜首,甚至在积分上已经甩开排名第7的力帆足足10分,建业甚至可能在上半赛季结束后就锁定重返中超的优势。 原本与黄希扬一起在郑州生活的新婚妻子,这次专门提前回到重庆,本周末会
从三个视角西咸新区的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建设西咸新区,我们有三个视角。一个是回望历史,从历史的经验出发,这是中国人最习惯的一个视角和视野,一个是现在,还有一个是未来。我们的规划、城市建设都要有展望未来的视角。 还有一个
从《周礼》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的土地管理制度
作者:潘莹 任国锋  来源:科技视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城乡规划  土地管理  礼制特征 
描述:本文阐明了周王朝国土规划的总原则,从农田规划的礼制体系、“公侯伯子男”的国土规划层次和土地等级的辨别方法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古代土地规划的礼制特征;并从城市规模等级、城市规划布局和城邑营建等级三个层次探讨了城市规划的礼制特征。
从王安石变法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
作者:司将  来源: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策执行  必备要素 
描述:政策的执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直达基层的领导骨干、及时高效的反馈机制、牢靠的群众基础以及周密配套的实施方案,都是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讨论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对于政策的执行乃至当前的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临川四梦”汤显祖之人生观
作者:李雨恒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临川四梦”汤显祖之人生观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欲」)、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浪漫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