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曾祺“主于识见论”浅析
-
作者:兰培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主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
-
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课堂
-
作者:潘品华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
描述: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
未来几年股市调整应是主基调
-
作者:朱凤林 来源:科学时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股市调整 次贷危机 房地产调控
-
描述:沪深股市于2007年10月创出开市以来的最高点位,经过一年的主跌,以及几个月的反抽,然后步入了阴跌。从最高点至今恰好运行了五个年头。虽然调整时间已经足够长了,但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各种因素综合考量,未来
-
考《临川先生文集·补遗》误收梅尧臣诗二首
-
作者:寿涌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集 先生 临川 补遗 诗歌 梅尧臣 误收 研究成果
-
描述:明刊本<临川先生文集>是根据南宋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刻本覆刻的,它保存了宋刻本的原貌,诞生年代较早,搜集又相对齐全,所以是学界公认的善本.
-
70后李浩与徐则臣正在接近理想的写作
-
作者:宁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宁肯
《镜子里的父亲》 李浩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年11月
《耶路撒冷》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11月
最近程永新在微博上谈及70后长篇小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
定姜法昌、姜洪臣抢劫罪是正确的
-
作者:克宁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抢劫罪 非法占有 法院 二审 财产权利 故意杀人罪 结合犯 犯罪行为 被害人 被告人
-
描述:姜法昌、姜洪臣为了非法占有李××的钱财,使用残酷的手段将李××打死,劫走钱财。一、二审法院以抢劫罪定罪,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理由是:
-
对姜法昌、姜洪臣应如何定罪?
-
作者:安力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被告人 公社 农民 被害人 抢劫罪 尸体 故意杀人罪 皮箱 死者 铁丝
-
描述:被告人姜法昌,男,二十四岁,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队农民。 被告人姜洪臣,男,二十一岁,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
-
改革才能使国家富强——赞富国名臣桑弘羊
-
作者:张清华 来源:企业活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桑弘羊 均输法 发展经济 币制改革 经济的 汉武帝 西汉王朝 公元前 齐民要术 王安石变法
-
描述:个商人家庭,协助汉武帝务政理财,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经济改革理论与发展经济的具体措施。他的理论与措施,一直为两千年来的政治家、经济家所肯定。后魏贾思勰把桑弘羊的均输法赞之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齐民要术·序言》)唐朝的大理财家刘晏把他的理财政策比作桑弘羊的“重兴功利”(《旧唐书·刘晏传》)。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则说:“周置泉府之官,以权制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惟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
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
-
作者:王东林 杨树明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清末民初 认识
-
描述:清末民初,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李瑞清个人命运的转折。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李瑞清,巧妙选择了一种死法——不死之死,以表达对清王朝的忠,以及对中华民国的顺。这是笔者对李瑞清的一个基本认识。
-
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初探(上)
-
作者:孔繁敏 来源: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汝愚 奏议 墓志铭 北宋 王应麟 朱熹 司马光 秘书省 编辑 中国古代
-
描述:奏议是中国古代臣僚写给帝王的意见书,其名称随时代而异。王应麟《玉海》卷六一《艺文·奏议策》序云: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奏者,进也,敷下情进于上也。臣僚进于上的奏议,一般为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