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主体应是一个系统存在
作者:于海波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系统  主体概念  对象系统  主体能动性  社会主体  类总体  主体地位  整体功能  使用主体  个体功能 
描述:空泛概念;另一种是只注重主体概念的个体含义,而忽略其总体含义,主体因而变成了无数孤立个体的机械总和.这两种倾向都对主体概念做了抽象化的理解.其原因,就是我们对主体概念的内在含义揭示的不够深刻
企业应是技术进步主体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企业经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  产品开发  产业结构 
描述:徐匡迪市长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乔木应是城市绿化的主体
作者:张集群  来源:汕头林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森林  草坪  水土流失  水泥  地板  所有制  城市绿化  不自然  植树造林  林带 
描述: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前一階段,受運動、所有制變動的影響,森林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出現水土流失,洪水泛濫,教訓深刻。現在人們已更加重視植樹造林,保护生態環境了。義務植樹,綠化美化城市也取得很大的成績。但近年來,城市綠化好像出現了一種傾向,似乎草坪多了,種樹少了,廣場多了,林帶少了,甚至公园也以水泥建築、地板和草
谁应是教育研究主体?
作者:雷锦霞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育研究  语文教师  教育改革  一线教师  中小学  语文教学实践  河南省  专业结构  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 
描述:,其最终指向是实践改革与人才培养。以此推导,语文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关注语文教学实践,培养语
陆九渊对主体能动性的张扬
作者:许怀林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注家庭成员的成长,严格"齐家",强化思想教育,得到"义门"称号表彰。
学生应是英语课堂的主体
作者:冯秋霞  来源:神州(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地位和主导作用 
描述:学效率,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道”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道”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李觏“道”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道”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道”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道”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李觏“道”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道”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段玉裁的周礼学---以<<说文解字注>>为范畴
作者:赖慧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段玉裁  三礼  周礼 
描述:
第四章《說文》段注引《周禮》鄭注部分(包含先鄭、後鄭、杜子春之注)
以上二章是全文之重心所在。
首先將《說文解字》9353字中,段注引《周禮》之文抽出,再依段注引《周禮》原文及引《周禮》鄭注分成二章。此二章是同又分三節探討:第一節名物編,第二節制度編,第三節儀節編。每一節就《說文解字》段注引《周禮》及鄭注部分,逐條列出,並加案語,或說明出處、或補充說明字義、或引《儀禮》及《禮記》之文說禮制、或引用前人的考釋、或引清學者對禮的詮釋以作比較說明、或某字於三禮中有幾種義項者,分別以(一)、(二)……標明之、或說明異文、或說明借用情形。若段注說明已詳,則不另立案語。
第五章結論
此章採統計的方式,就段注引《周禮》及鄭注《周禮》之文以說字者,其引《周禮》文、先鄭注、杜子春注、後鄭注、正先鄭注、正後鄭注、正杜子春注等共若干條,藉以說明段氏《周禮》研究。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道”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顾厚顺 吴小龙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道”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李觏“道”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其内涵主要表现在 :把“道”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 ;是常与权的统一 ;是一与不一的统一 ;是无不至 ,无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