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本鉴别岂能仅凭“观风望气”——评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
作者:贾卫民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版本鉴别 古籍版本学 版本学家 版本鉴定 版本目录学家 藏书家 形式特征 版本学研究 古文献学 图书馆
-
描述:江苏教育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率先问世的《古籍版本学》便是其中一种。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绪论、版本史和版本鉴别、版本目录。在246页的篇幅中,版本史和版本鉴别部分占了214页
-
青春版《牡丹亭》“梦圆”国家大剧院古老昆曲艺术再迎青春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场景(资料照片)。 CFP供图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专电 (记者 周玮)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8日起连续三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灯光映照的夜空之下,美轮美奂的剧院内
-
厅堂版《牡丹亭》即将驻演“皇家粮仓”
-
作者:沈卫星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厅堂 粮仓 长生殿 文化传播 复归传统 中国戏曲 原真性 代表作
-
描述:2007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6周年的日子。同一天,由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厅堂版《牡丹亭》将正式登堂北京“皇家粮仓”,进行为期10天
-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介绍“吟香堂”和“纳书楹”的《牡丹亭》清宫谱
-
作者:吴新雷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清宫 工尺谱 曲谱 乾隆 十七年 昆班 苏州市 曲家 全谱
-
描述:州清曲家冯起
-
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亭》舞蹈剧本创作谈
-
作者:郑欣 来源:剧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舞蹈作品 杜丽娘 剧本创作 改编 体验 故事 时代 演绎
-
描述: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亭》舞蹈剧本创作谈
-
梦回明朝——厅堂版《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
论《牡丹亭》性心理及其生命意识的升华:以蔼理士性心理学理论
-
作者:魏远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心理描写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生命意识 柳梦梅 性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爱情 白日梦
-
描述:情和婚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而且对杜
-
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饰演者沈丰英的另类形象
-
作者:冷桂军 姜华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形象塑造 观众 音乐性 演员 类形象 黄梅戏 动作 主演
-
描述:看过沈丰英主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都会被她所塑造的柔情似水的杜丽娘所感动。幽雅的气质,恬静的神情,优美的仪态,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