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7)
报纸(25)
图书(10)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3)
地方文献 (22)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02(4)
1999(4)
1997(15)
1994(9)
1992(7)
1990(13)
1987(6)
1985(2)
194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3)
上海会计(2)
海王(1)
家庭医学杂志(1)
三亚晨报(1)
学术界(1)
文化艺术出版社(1)
图书馆学研究(1)
中学历史(1)
论北宋朝廷对经疏义的整理
作者:姚瀛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学  南学  《尔雅》  校定  北宋  《周礼》  《宋史》  《仪礼》  《孝经》 
描述:上,首尾共历时六年。其简单经过,散见於《长编》卷49“咸平四年九月丁亥”,《玉海》卷41《咸平论语正义》、《咸平孝经论语正义》、卷43《咸平校定经疏义》;《宋史》卷266《李至传》,卷282《李维
蒋湘南和他的《经楼文钞》
作者:张大新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湘南  陕西关中  中国封建社会  张际亮  河南  黄爵滋  道光  魏源  龚自珍  书院 
描述:考稽商榷,而学益进。”(王济宏《经楼文钞·序》)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河南乡试举人。此后八年,连战皆北。道光二十四年,会试又落第,大挑二等,补虞城教谕,愤而不就。自此绝意仕进,专心坟典。晚年
回头的三种方式·写在边上·(之)
作者:赵跃飞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特殊文本  东方传统文化  生存状态  诗意地栖居  档案编纂  特种档案  中国知识分子  史料意义  作者心境 
描述:雕塑家罗丹曾说,回忆总是幸福的,包括痛苦在内。说这话的人是幸运的,信这话的人也是幸运的,说明他们的人生还算顺当,痛苦经历至少尚在心灵所能承受的极限之内。恐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走运,对于许多上了年岁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尽管渴望相信“回忆总是幸福...
我国历史上的八大理财家:、王安石
作者:杨德雄整理  来源:湖北财税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国历史上的八大理财家:、王安石
《人间食话》之——留有余味
作者:朱壁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味  面拖  黄鱼  王安石  兔肉  牛肉  仆人  里?  雅号  畏途 
描述: 友人施君,好客.有客来访,常连声呼“篷壁生辉……”,遂得雅号曰“篷公”.篷公平生以请人吃饭为乐事,而我,却把到篷府赴宴视为畏途.
棋土黄松轩
作者:佟坤灵  来源:大风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棋土黄松轩
王先春:“深圳推手”的非常道()
作者:山明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常道  基金经理  深圳  推手  量价关系  资金运作  投资者  操作  涨停板  成交量 
描述:从一个闯荡特区的湘北穷阿仔,成长为一个机构操盘手,再到掌管上亿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他以独到的视角和骄人的业绩,成名网络,震撼股坛,其成功原因何在?9年间,他苦苦追寻的股海制胜的非常道,向万千投资者揭示了他获取成功的奥秘。
张华《情诗》语义说
作者:孙伯涵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义说  《古诗十九首》  《文选》李善注  《诗经》  张华  《文心雕龙》  魏晋南北朝  语义系统  《牡丹亭》  钟嵘《诗品》 
描述:张华《情诗》语义说孙伯涵西晋诗人张华所创作的《情诗》五首,在当时诗坛是著名的诗篇。《文选》共载张华诗六首,《情诗》就占了两首①。按照萧统“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②的选裁标准,《情诗》入选,自属
高山族族源考
作者:施联朱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高山族  《太平寰宇记》  通史  土著居民  族源  说者  菲律宾  《越绝书》  古越人  渊源关系 
描述:说:“高山之番,实为原始”,认为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居民。(二)南来说,主要根据高山族(平埔人)的体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与马来人相似的特点,因而认为他们来自菲律宾、婆罗洲诸群岛的马来人。持此说者多为西方历史、语言学者
“丹阳铜”产地考
作者:郭怀中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丹阳  《舆地纪胜》  《四库全书总目》  当涂县  《史记·平准书》  《汉书音义》  地理志  《太平寰宇记》  《淮南子》  中华书局本 
描述:“丹阳铜”产地考郭怀中汉“丹阳铜”闻名全国,时人称之为“嘉铜”、“善铜”。但是,由于时代变迁,“丹阳铜”究竟产于何地,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此略作考证,以抛砖引玉。一位于今皖南的汉丹阳郡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