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47)
报纸(1157)
图书(77)
学位论文(39)
会议论文(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47)
地方文献 (816)
地方风物 (25)
才乡教育 (14)
非遗保护 (12)
宗教集要 (12)
文化溯源 (7)
红色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4(441)
2011(249)
2010(223)
2009(168)
2008(198)
2006(96)
2005(97)
2004(70)
2003(58)
1999(51)
按来源分组
福州晚报(5)
江西日报(3)
商学院(2)
中国经营报(2)
文学界(人文)(1)
中国房地产金融(1)
集邮博览(1)
江南论坛(1)
销售与市场 上旬刊(1)
销售与市场(1)
世间唯有情难死:妇合评本《牡丹亭》
作者:李保民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  情感  读者阅读  妻子  女性角度  感受  汤显祖  艺术特色  杜丽娘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杰作,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剧中的青春少女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最后死而复生的遭遇,曾感动了各阶层无数的民众,为之唏嘘不已。
王安石变法财经政策简评
作者:刘玉峰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建立后,完成了大半个中国的统一,是有其较为重要的历史贡献的,但一系列针对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矫枉过正措施,也使得国势很快陷入“积贫积弱”的状况,军事上软弱无力,财政上入不敷出,小规模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王朝统治步履沉重。公元1067年,神宗即位,觉得“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决心革除积弊,振作国势
焕发戏曲舞台艺术的“青春”:青春《牡丹亭》的艺术价值和审
作者:胡芝风  来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审美也在变化,如何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时代的青春?戏曲界有二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种是出于对传统的尊重,把舞台形式全方位复古到几百年前样式,这种做法显得舞台表演很陈旧,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不合拍;另一种是关注时髦的舞台装置,并
继青春《牡丹亭》之后,新版《玉簪记》成为白先勇与昆曲的又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要让她曲高和众! 养病一年牵挂的还是昆曲 对于青春《牡丹亭》之后,自己会不会再“触电”昆曲,当年的白先
2008年世界巡演-“青春”《牡丹亭》正月来京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可谓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而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挂帅、优秀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昆曲《牡丹亭》,更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
青春《牡丹亭》汤翁故里首演引轰动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12月27日晚,由著名作家白先勇联合两岸三地各界精英打造的、苏州昆剧院担纲排演的昆曲青春《牡丹亭》,在我市汤显祖大剧院的首演获得如潮好评。当晚,我市千余观众观看了青春《牡丹亭》在抚
北昆《牡丹亭》尽现昆曲清丽婉约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记者赵?)典雅华美的唱词烘托出盎然的春意,一唱三叹的丝竹之乐在梦境与现实中穿梭――素有中国戏曲百花园“幽兰”之称的昆曲,今晚凭借一出清丽婉约的北昆《牡丹亭》,在北京解放
英伦牡丹开——青春《牡丹亭》欧洲巡演纪实
作者:白先勇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英国人的眼泪是不轻易流的,他们以冷静理性自许,“不流血革命”只有在英国才会发生。是中国昆曲的美及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把英国人感动得掉泪! 2008年雅典艺术节上张贴的青春《牡丹亭
白先勇携青春昆曲《牡丹亭》登陆英国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电 号称“昆曲义工”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携青春昆曲《牡丹亭》首次登陆英国,将于6月3日至8日在伦敦著名的萨德勒斯韦尔斯剧院上演连台大戏。 白先勇28日在伦敦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这出戏曲。他称中国
两组“杜柳”轮流担纲上昆传统《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早报记者 潘妤  在东艺演出的“名家名剧月”活动又掀高潮,昨晚,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牡丹亭》再次受到观众追捧,演出前门票一售而空,开场前甚至有不少“黄牛”等候。由于此前白先勇青春《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