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最佳女配角
-
作者:吴文昭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春香 比较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情剧双璧”。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前人也对二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本文则选取了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同和异,并分析了产生异的原因
-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欲」)、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浪漫爱情观。
-
有情人不在天涯--《西厢记》与《牡丹亭》
-
作者:徐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伦理 道德
-
描述:有情人不在天涯--《西厢记》与《牡丹亭》
-
《牡丹亭》《西厢记》魅力献演洛杉矶
-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来自北京的北方昆曲剧院于11月28至29日在洛杉矶圣盖博剧院上演了两场精彩的昆曲《牡丹亭》和《西厢记》,为洛杉矶华人观众献上圣诞厚礼。
本次《牡丹亭》杜丽娘的表演者
-
北昆《牡丹亭》《西厢记》来沪
-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李峥)9月5日、6日,阔别上海数十载的北方昆剧团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传统昆曲名剧 《牡丹亭》《西厢记》,深为沪上观众喜爱的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将出演“杜丽娘”一角。
此番演出
-
《西厢记》、《牡丹亭》的写情描写
-
作者:林琳 来源:芳草(网络小说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的写情描写
-
《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之解读
-
作者:王妍 来源: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崔莺莺 杜丽娘 杜丽娘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而且还由于其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且具有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从文本
-
曲海钩沉
-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戏曲家 《东京梦华录》 陈沂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杂剧 曲艺史 同里镇 《三朝北盟会编》 《牡丹亭》
-
描述:曲海钩沉王染野一、“孟子书”考辨自冯沉君教授在《古剧说汇》一书中,提出“孟子书,乃是艺人所演说的一部书目”以来,五十多年中,治曲艺史的学者们皆因袭此说。1991年3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刊行了《中国曲艺史》,著者倪钟之先生还专门立了一节《说诨话与孟子书》...
-
叶宪祖和他的剧作
-
作者:郑闰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戏曲家 东林党人 鱼玄机 汤显祖 阉党 民主思想 明末 魏忠贤 杂剧
-
描述:在明末戏曲家中,叶宪祖的名望、才学都很高。著名戏曲家吴炳曾虚心地请叶宪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另一戏曲家袁晋(于令)则是叶宪祖的弟子。叶宪祖在明末剧坛上可谓是“一代搴旗手”,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一叶宪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居士,又号桐柏山人,别署檞园居士,檞园外史,
-
吴梅的戏曲批评
-
作者:邓乔彬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梅 戏曲批评 元剧 作品 汤显祖 杂剧 四梦 中国戏曲 香囊 词藻
-
描述:卮言》,徐复作的《三家村老委谈》,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吕天成的《曲品》,李调元的《而村曲话》、《剧话》,焦循的《剧说》,梁廷楠的《曲话》等。其他论著,如玉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亦有戏曲批评的内容。但是,诚如传统诗话、词话一样,清代以前的戏曲批评往往失之过简,令人“点”而难“悟”,尽管有些评论十分精到,但总的说来是不成系统的。 清人姚燮(1805—1864)曾作《今乐考证》十二卷,将宋代以来的四朝戏曲作品作了详尽胪列,且对每一作家作品均征引各家谈曲、论曲的评语,较之半个多世纪之后的王国维的《曲录》更为详尽,其价值在于集中保存了历代的批评资料。但是,由于批评系出于他人,却无从见到姚燮本人的见解。王国维对元曲作了大量研究,但所作主要为考证工作,重在为建史而奠基,对作品虽间有批评,但不够全面。与吴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