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06)
报纸(2056)
学位论文(123)
图书(69)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35)
历史名人 (914)
非遗保护 (3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3)
2013(344)
2012(591)
2009(447)
2008(496)
2005(151)
2004(119)
2001(31)
1988(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2)
中国文化报(64)
戏剧文学(42)
文艺报(23)
文艺研究(15)
文艺争鸣(6)
世界遗产(4)
北方文学(下半月)(3)
许昌学院学报(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昆曲牡丹亭·游园》唱腔结构分析
作者:夏琳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  《游园》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优秀剧作,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通过《牡丹亭·游园》的唱腔结构分析,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牡丹亭》剧本有一定的意义。
钢琴演奏法流变
作者:邹艳香 陈闽洁  来源:西安地图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钢琴  奏法  音乐史 
描述:钢琴演奏法流变
《周礼》书名流变
作者:王雪萍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改名原因  书名流变 
描述:、《周官礼》书名出现之后,在历代书籍中互见错出,但以《周礼》为正名,《周官》是原名,《周官经》、《周官礼》为异名。
关于《牡丹亭》的青春问题
作者:白先勇 李文儒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演出  传统艺术  观众  白先勇  文化现象  演员  非物质遗产  梅兰芳 
描述:演出结束后,您上台向全体致辞,我感觉您那时是非常欣慰,非常兴奋的。您说《牡丹亭》到北京
在“梦”与“魂”之间——《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比较研究
作者:欧俊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郑光祖  郑光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出现的梦意象是魂意象的补充,梦体现了魂的欲求,由魂的活动引起的梦是主人公愿望的达成,魂与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描述: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
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观  审美观  承传  承传  超越  超越 
描述:要求表现唱、做、念、打诸般伎艺的特性,保持了戏曲表演写意性的审美特征,又吸收了当代舞台艺术,让场面和某些程式具有当代性,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说明,戏曲表演,既要继承传统
两个最佳女配角——《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试比较
作者:吴文昭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娘  红娘  春香  春香  比较  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情剧双璧"。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前人也对二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本文则选取了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同和异,并分析了产生异的原因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记  汤显祖  游园  惊梦 
描述:“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400岁《牡丹亭》“返老还童”
作者:刘琼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厅堂  首都北京  林兆华  演员  粮仓  南昆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今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6周年。献给这个纪念日的大礼,宽慰人心——由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和话剧界“翘楚”林兆华联合导演、南昆青年优秀演员担纲主演的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