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牡丹亭·卓文君——感受沈昳丽
-
作者:龚孝雄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昳丽 演员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昆曲艺术 艺术形象
-
描述:你久等了”。烛光摇曳,她本很素净的脸有了些许生动,但仍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 从1月上旬开始,沈昳丽就全身心投入新戏《司马相如》的创排,到2月9日演出完,人累得瘦了一圈。有了假期,最大的心愿自然是足足地睡一觉了。 玻璃墙外,车流涌动。雨丝串串,在彩灯的照射下,映出梦幻般的灯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下着细雨的衡山路,在烛光摇曳的“时光倒流”,我们开始了这次相约许久的对话——关于沈昳丽和她所从事的昆剧事业的对话。
-
爱与梦的家园——记新编赣剧《牡丹亭》
-
作者:海闻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新编 家园 兄弟姐妹 杜丽娘 扮演
-
描述:是一票难求,师大‘梦剧场’的1000多个位子座无虚席,连过道都被挤得满满的。”童薇薇兴奋地说,“赣剧是
-
今夜的寂寞如此美丽:新版昆剧《牡丹亭》欣赏
-
作者:彭奇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新版 观众 花道 汤显祖 目的视觉 舞台 柳梦梅 时尚流行
-
描述:,谁还会有时间
-
“青春”作伴 “魔鬼”集训 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教育
-
作者:胡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魔鬼” 教育 昆曲 集训 巡回演出 香港文化 白先勇
-
描述:件之一,更有论者将此概括为青春版《牡丹
-
古典名剧的缩微艺术——谈上昆的《牡丹亭》文本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演出文本 《寻梦》 《惊梦》 《回生》 人文主义思想 艺术风格 改编
-
描述:白云生诸大师的精湛表演。由于昆剧是最古老的声腔、剧种,实际上这些单出的演出基本上作为文物
-
世纪末的盛举:新版昆剧《牡丹亭》观后答友人
-
作者:赵莱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新版 世纪末 柳梦梅 杜丽娘 观众 原著精神 文化名人 汤显祖
-
描述:友人从外地来函,询问《牡丹亭》演出之景况。关切之情,令人感动,抽入院疗疾之间隙,草答如下: ▲《牡丹亭》演出的消息已见诸报端,无缘前去观赏,憾甚!很想知道该剧演出的情况和你观剧的感受……
-
空谷幽兰 香飘四海——一曲《牡丹亭》,震撼西方文明
-
作者:陈玲玲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幽兰 西方文明 柳梦梅 四海 杜丽娘 石道姑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
描述:陈捷(法国教师): 我住在巴黎,去年听说上昆要去演《牡丹亭》,后来取消了。所以这一次很想看一看。我是昆曲的门外汉。这里存在一个对象问题,是给专家看的,还是给层次高但又不懂昆曲的人看。这个戏很吸引人
-
由《牡丹亭》中情、理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理” 人物塑造
-
描述: 一明代“情”与“理”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理”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便借助于政权力
-
玉茗花开数牡丹:读上昆《牡丹亭》随想
-
作者:蒋凡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演出文本 汤显祖 传奇 明代 表演艺术 演员 艺术风格 改编
-
描述:上昆版的《牡丹亭》。共有三种不同的演出本一是基本上按汤显祖原作原样演唱的五十五折的全
-
百年会馆里的“返老还童” 谈三山会馆古戏台版《牡丹亭》
-
作者:丁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戏台 《牡丹亭》 会馆 演出方式 二十世纪 昆曲
-
描述:,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