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远冷峻、高简瑰奇的《世说新语》
-
作者:钱秀萍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冷峻 生活情调 《世说》 胡应麟 韵
-
描述:《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明胡应麟曰:“《世说》以玄韵为宗,非纪事比。”玄韵即“玄学的生活情调”,这“并不包含某种明确意识,而只是流动着的一片感情的朦胧缥缈的情调”。
-
《牡丹亭》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内容梗概 杜丽娘
-
描述:南宋时,四川南安太守是一个著名的文人,叫做杜宝,娶妻甄氏。两人只有一个女儿,叫做杜丽娘,年方16,长得端庄秀丽,十分聪明,还未许配人家。
-
一首永恒的绝唱: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作者:金来群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瑰丽 壮美 苍凉 借古讽今
-
描述:上片展现了瑰丽又壮美的山川景色。下片慨叹六朝的灭亡,目的是借古讽今。
-
严谨的游戏--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论析
-
作者:衣若芬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诗 胡笳十八拍 蔡琰 叙事
-
描述:,作品多违约六十余首。以往关於王安石集句诗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三个方面: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集句诗的创作、特色与优劣。从宋诗学的侧面,分析「以故为新」、「以才学为诗」的诗学理论与宋代集句诗的形成。以王安石集句诗为核心,论述「荆公体」风格与集句诗的关像。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已经为王安石的集句诗钩勒了基本的面貌。在此基础之上,笔者以为当可再具体深入地取王安石的集句诗作品,考索研析,以细部描绘出其意泊与当趣。本文讨论的王安石集句诗作品,乃後人赞颂为荆公集句诗第一的〈胡茄十八拍〉组诗。本文检视王安石〈胡茄十八拍〉诗集句之来虚,论述其内容与叙事结构,与发瑛(胡茄十八拍〉相比较,并且综观其艺术成就。
-
简读《与鸟共翔》:身居山地果园的文人刘绍良
-
作者:谢荣贵 来源:大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 果园 山地 大理古城
-
描述:2011年8月23日,在文友杨腾霄的邀约下,20多个文友在大理古城的“惠珍园”欢聚一堂,叙友谊,谈文学,好不快哉!
-
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研究: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究
-
作者:朱红林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里耶秦简 抄录 信息传递
-
描述:的社会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官吏出于实用或爱好,纷纷抄录和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文书档案。这正是考古发掘在墓葬中得以发现大量简牍资料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玉茗堂四梦”各剧题词的写作时间考
-
作者:黄仕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唐振吾 臧晋叔
-
描述:贬官广东时的所见所闻,断不可能成于万历戊子,故应以署作万历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者为是。因知臧本所署,出自臧氏个人推断;汤氏各剧的完成时间,需要重新考虑。
-
王谢子弟天然秀,岂是三家村中人:论晏几道词之华贵气象兼析其
-
作者:牟国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华贵 华贵 贵公子 贵公子 色彩 色彩 语言 语言 韵味 韵味 孤傲 孤傲 真淳 真淳
-
描述:象的发掘和论述。如果将晏殊词比作牡丹,那么晏几道词当可比作月季,虽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大气,其精致鲜妍处却过之,无愧“华贵”二字。同时对于其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性格,尚未发掘其心态形成原因。事实上,个人心态的形成,其人生经历自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其出身背景同样是不可忽略的。本文拟从晏几道其词之华贵和其人之矜贵两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致地加以论证。在第一部分词之华贵气象中,从晏几道词之明艳鲜丽的色彩、精美绮丽的语言、高雅精致的韵味三方面展开,由表及里地阐述其华贵特征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证晏几道贵公子心态的表现和形成原因。从其为人的痴傲和真淳入手,对于晏几道的心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其置于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分别与和他或是身世、或是性格、或是两者皆有相似之处的对象类比,试图更加深入地挖掘晏几道的心理形成和精神内涵。
-
词与曲的分与合
-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曲 辫体 明清之际 牡丹亭
-
描述:现。王士旗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辩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
-
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
作者:周芹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批判 礼教 向往 爱情与自由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爱情的颂歌,尤其在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的年代里,其最大的价值是批判程朱理学桎梏,歌颂爱情与自由。本文主要依据第七出《闺塾》,分析主人公杜丽娘深受礼教的压抑,但仍然向往自由,加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