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礼学思想述略
-
作者:曹清华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研究 述略 文集 孔子 表现形式 先王 宋代 礼学思想 荀子
-
描述:…扬雄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然于墨、晏、
-
理解与融通:论王安石的儒释调和思想及其影响
-
作者:李方泽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王安石 王安石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宋代学术 宋代学术
-
描述:该文认为,宋儒与佛教多有关联,然独有王安石和佛教的关系与众不同.其他理学家都是出入佛老又归宗于儒,而王安石却是终其一生都对佛教有着同情的理解,他不仅不象其他理学家那样排佛,反而主张调和、融通儒释两家
-
句子续写应是巧妙的拓展或深化
-
作者:刘盛云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写 句子意义 两个原则 句子结构 拓展 深化 新题型 例句 形似 前句
-
描述:句子续写题是一种“造句”新题型。在解答这类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形似与意谐。形似,即句子结构与前句一致。音谐,即句子意义与前句连贯。例如:分析下面例句特点,续写一个句子。春天来了,黄莺唱着宛转的歌曲
-
《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
-
作者:张志和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
-
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兼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新学 蜀学
-
描述:王安石与苏轼之间,虽然曾经一度因为道德文章而相互倾慕,但终其一生,二人关系“怨”多于“谐”。这不仅是因为二人个性气质之迥异,更是出于二人所学之不同。因此,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实质上隐含着
-
晚年王安石与吕惠卿——从《全宋文》的一篇误收文字谈起
-
作者:高纪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文》 王安石 吕惠卿
-
描述:《全宋文》李定文中误收了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期间写给吕惠卿的一封书信,这封信和现存另外两封王安石致吕惠卿的书信一道,为我们提供了晚年王安石与吕惠卿释憾复欢的证据。
-
《布衣宰相王安石》影视互动出新招
-
作者:张树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影视互动 王安石 布衣 宰相 出新 修改意见 办公室 面向对 优胜者 优胜劣汰
-
描述:本报讯(张树)著名剧 作家计红绪编剧的《布衣宰相王 安石》一书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 社出版。为调动广大读者参与热 情,使之与即将开拍的20集电视 连续剧《布衣宰相王安石》相互 呼应,形成良好的书刊
-
兴利除弊 讲求实效 理财富国的改革家——王安石
-
作者:柯文 来源:中国税务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讲求实效 宋神宗 整饬吏治 变法思想 抑制兼并 兴利 经世致用之学 全盘改革 方田均税法
-
描述:兴利除弊 讲求实效 理财富国的改革家——王安石
-
历代昭君诗与王安石的《明妃曲》
-
作者:刘成国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昭君出塞 王昭君 诗歌主题 单于 毛延寿 西京杂记 个人命运 故事 践踏
-
描述:的历史后果,而对于悲剧中被践踏的个人命运,则以客观的近似冷漠的笔调轻轻带过。之后,《西京杂记》卷二对这段文字作了如下发挥:
-
“四著二曲”邮票的互补
-
作者:吴荣先 来源:中国集邮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邮票 互补 《三国演义》 古典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文学 《西游记》 《红楼梦》 《牡丹亭》 《西厢记》 1984年 1983年 促进作用 水浒传 台湾省 发行 集邮
-
描述:四著”邮票,对于补充我国“四著二曲”邮票的不足与组编中国古典文学专题,都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