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戏剧表演的人物情感
作者:孙丽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性格  戏曲表演  戏剧表演  戏剧情节  明代戏剧  汤显祖  艺术夸张  心理线索  发展史  戏曲演员 
描述:的推进。“情”是戏曲表演演员和观众情感活动的统一,是戏曲表演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人物的性格,是通过戏剧情节的推进来完成的。因此,演员要抓住角色贯穿全剧的心理线索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青年女子对人性解
中秋起源与习俗
作者:李定楹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祭坛  中秋节  崇拜  周礼  仪式  起源  月亮  古代 
描述:中秋起源与习俗
高年授杖
作者:完颜绍元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人  象征意义  老人  拐杖  地方官员  可解释  具体形象  西周  周礼  手杖 
描述: 杖,即手杖、拐杖,通常为老年人行走时借以扶持的用具。据《周礼·秋官·伊耆氏》载,远自西周时,国家就有“共王之齿杖”的规定,可解释为天子(王)把拐杖授给齿高者,即老人;换句话讲,就是老人手里握持
诵读与“童子功”
作者:刘继才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童子功  大司乐  北京师范大学  基本功  背诵  背书  乐语  含义  周礼 
描述:背书呢?据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回忆:他小时候读私塾时,“每
中秋节起源
作者:杨择  来源:江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记载  唐朝  节日  魏晋  出现在  周礼  明清  宋朝  史籍 
描述: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
中山《兆域图》:我国古代实用图的例证
作者:唐晓峰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地图集  形势图  实用  例证  相对性  我国古代  地域范围  准确  周礼 
描述:等王朝观念或郡县国体,这样的图包容地域范围大,注意位置的相对性,但
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
作者:葛志毅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兴亡  贵族  男女  周礼  妇女  夫妇  政治文化  国家  政治伦理价值 
描述:在周代有一极引人关注的思想现象,即反复以女色关乎国家兴亡而戒己告人,由此引致周代对妇女道德伦理教化的重视,关注男女之别,制为婚姻之礼,以严正夫妇人伦,从而形成周礼规范下的妇女道德伦理体制。欲以道德
“学”与“礼”
作者:公输鲁  来源:群言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读书  周礼  崇尚自然  学而不厌  论语  齐桓公  禁区  老子  道家 
描述: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好的礼,《论语·八佾》称,周
汉简中的官文书补考
作者:安忠义  来源:简牍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文书  居延汉简  说文  后汉书  文心雕龙  书契  幕府  汉代  周礼  假借义 
描述:于这些官文书,前辈学者作过一些考证研究工作,为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