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公体”别解
-
作者:劉成國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别解 杜甫 创作 胡茄十八拍 文化研究 四六文 唐人 宋人 绝句
-
描述:一般认为,"荆公体"是针对王安石后期的诗歌风格而言。它的诗歌载体主要是以绝句为主,艺术风格上则寓悲壮于闲淡,雅丽精绝,脱去流俗,锻炼精巧等等。近些年东,也有学者从王安石的诗艺发展、政治生涯、晚年心态
-
王荆公谜语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谜语 同音词 时方 时长 无尾 注释 太阳 概念 吕惠卿 王安石
-
描述:做一回事去理
-
结缘昆曲莫相负牡丹亭启三生路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缱绻春光无限发出的感慨。“不进剧场,怎知幽兰之美?”这是观众在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惊睹其玲珑典雅而发出的赞叹。有“百戏之祖”、“幽兰之美”、“江南兰花”等美誉的昆曲虽然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
-
“牛车”如此装载安全如何保障?芮峰李浩记者从启/图
-
作者:芮峰 李浩 从启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前,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二大队民警在绕城高速下行线巡逻时,发现前方三辆运输小型汽车的大型运输车存在严重超载违法行为。民警取证后随即通知前方收费站道口进行拦截,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
「胡吴会」启两岸执政党接触 (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胡吴会」启两岸执政党接触 (图)
-
突破传统启先河:论“临川四梦”的人物塑造
-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人物性格 二重组合
-
描述:美恶并举”,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实际上率先对传统格局发起冲击并开其先河的,正是“临川四梦”。
-
诗人的剧,剧作家的诗:郭启宏剧作印象
-
作者:周传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选材 司马迁 剧作家 王安石 唯物史观 脊梁 英雄史观 民间艺术家 中国历史 报任安书
-
描述: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郭启宏的剧作体现出了这种唯物史观,他笔下的“脊梁”不仅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政治家王安石,还有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术家成兆才
-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
作者:郭晨子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精神 人文精神 司马相如 王安石 卓文君 新编历史剧 李白 女性形象 司马迁 戏剧情节
-
描述:则选择了极负盛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系列。 一 不妨罗列郭启宏的主要作品:《司马迁》 (京剧)、《王安石》(京剧)、《卓文君别传》 (京剧)、《南唐遗事》(昆曲、李煜为主角
-
论郭启宏史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
作者:林婷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司马迁 形象塑造 王安石 历史命运 三部剧 文化性格 李白 卓文君 李煜
-
描述:论郭启宏史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