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夷制夷: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
作者:陈元勋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夷制夷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 王安石 发明者 夷人 宋代 控制
-
描述:"以夷制夷"一语的发明者为宋代王安石。"以夷制夷"旨在利用夷人控制夷人,以达到统治的目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以敌制敌"、"以敌攻敌"即由此推衍而来。假如用"以夷制夷"这个"旧瓶"来装"新酒",则可化为语文教育谋略。
-
追求古诗词教学的高境界
-
作者:陈群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三种境界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模式 诗歌 王安石 人生
-
描述: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这样的三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的品词析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刘绍宽的教学、办学与治学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绍宽墨迹 林勇提供
《厚庄诗文续集》
宣统二年温州府中学堂监督刘绍宽发给学生的毕业文凭
刘绍宽在温州教学、办学、督学,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业绩。据陈镇波先生所撰《刘厚庄年谱》,刘绍宽自20岁开始教书,35岁被聘为平阳龙湖书院山长,38岁前往日本考察教育,历
-
吴宣恭:治学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箫吟
著名经济学家、原厦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宣恭教授执教
已整五十年。年初以来,弟子们及厦大有关部门的同志一直张罗着要
为他开个庆祝会(同时也祝贺他七十大寿),吴教授总是婉言谢绝。
不过,当弟子们建议他将多年来有关所有制改革与产权理论研究方面
发表的数十篇论文结集出版时,从不为名利所动的吴
-
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
-
作者:徐保均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方法 古代学者 清代文学家 王安石 《书》 集中优势力量 《素问》 宋代文学 北宋历史 战国时期
-
描述: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徐保均21、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博览法”:“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光读经,就不能懂经。他在钻研经学的的侯,不仅认真读经书,而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
简论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
-
作者:张显清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奇逢 明清之际 社会思想 简论 朱熹 王守仁 学术大师 宋明理学 陆九渊 明万历
-
描述:《读易大旨》等著作传世。他是明清之际学术大师之一,与黄宗羲、李颙一起被人们推尊为清初“三大儒”。他还是一位气节奇伟之士,曾勇敢地参加反对阉党和抵抗清军的斗争,获有“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申涵光《聪山
-
高尔基语录引发的联想——我的治学之道之四
-
作者:肖宗六 来源:湖北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之道 高尔基 语录 大学物理 邓小平 高等学府 科研工作 体力劳动 王安石 科学实验
-
描述:某重点大学物理楼的墙上,工工整整地写有高尔基的一则语录,全文如下:“人的天赋好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逼使它燃烧起来成为熊熊大火的方
-
《石钟山记》精讲导读
-
作者:曹文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旅游事业 苏轼 顾炎武 王安石 年长者 命名 治学 实地考察 湖口
-
描述:(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
舞者匡庐
-
作者:王珊子 来源:绿色中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叠泉 白鹿洞书院 书院学 朱熹 庐山 身姿 泉水 导游 治学 陆九渊
-
描述:匡庐是一位舞者,她长袖一挥,便飘飘然将一江春水的秀色揽于怀中;她明眸一现,便活脱脱地将满城江南的灵气收于眼间。三叠泉是她袅娜的身姿,牯岭是她善睐的明眸,而白鹿书院更是她舞动千年的灵韵所在……
-
情满竹洲
-
作者:杨静静 马一知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孝宗 全祖望 书院制度 明洞 史学 学校制度 水色 治学 大师
-
描述:四明学者沈焕曾在这里创办"三先生书院",清史学大家全祖望曾在这里潜心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