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8)
报纸(63)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6)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37)
红色文化 (29)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20)
2011(16)
2010(20)
2009(26)
2007(14)
2006(19)
2001(4)
1997(4)
1992(1)
1986(1)
按来源分组
戏文(3)
语文教学与研究(2)
闽江学院学报(2)
福州师专学报(2)
散文百家(1)
长白山诗词(1)
读与写(高中版)(1)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1)
东坡赤壁诗词(1)
天涯(1)
影品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照片  王英  抓拍  场面  眼神 
描述:靠的下摆向外甩起颇具动感。[第一段]
《牡丹亭》的外话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伤时  明代  万历  潘之恒  冯梦龙  演出 
描述: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秋天《牡丹亭》付梓,到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后的今天,《牡丹亭》已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这篇文章却给人以新的视角。也许,我们可以从周先生的外话里感到一点弦外之音,也许
汤显祖的梦人生
作者:郑培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人生  文学创作  社会风气  社会精英  “时文”  剧本创作  思想境界 
描述:汤显祖的时代是距今四百年前的晚明,当时文坛注重的创作主流是诗文而非戏曲。社会风气视戏曲为小道,而社会精英的主要精力则投放在诗词、古文之上,唱和诗词,精研时文。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则以复古为创新的手段,打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旗号,建构文
药名入
作者:远庆 王双才  来源:晚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药名  万历年间  一见钟情  汤显祖  戏剧家  金银花  白头翁 
描述:戏曲与医药,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就是受到名医朱震亨一篇文章的启发。明代万历年间,朱震亨以医术高明而著称于世。汤、朱二人交往甚笃。一天,汤显祖来到朱家,在书房案头上见有一纸,墨迹犹新,上题: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
历史上的“弄孔子
作者:蒋晗玉  来源:艺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历史上  儒家  仁义道德  伶人  儒生  安禄山  罪名  戏剧  王安石 
描述:安禄山面前掷乐器于地,宁愿被肢解不向叛贼低头的雷海青;为民之艰苦谏言,甘冒"诽谤国政"罪名而献身的成辅端等等。他们的行为真能让以儒家为代表的,那些常叫嚣"诛优"的庙台之官为之汗颜。
王安石作谜语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课程辅导(阅读与作文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文言文  《王安石作谜语》 
描述:王荆公(即王安石)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吕吉甫解云:“东海有鱼,无头亦无尾,更除(去掉)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圣”的最后一幕
作者:马布衣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丧葬  耗费  富而思进  汤显祖  地方官员  社会评价  习俗  纪念馆  戏剧家  老人 
描述:兴师动众祷祝,耗费资财安葬,有何用哉赴浙江遂昌,奔青山绿水而去。入夜回城,被引入一座紧凑的古宅——噢,明代"圣"汤显祖在此当过五年县令,开笔《牡丹亭》,四百年后逢盛世,纪念馆
剧中的黑暗精灵——论《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的鬼魂
作者:高旭  来源: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鬼魂  鬼魂 
描述:部作品中对情节推动和戏剧表现也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其中的异同更显示了中西戏剧的沟通与民族特色.
中国大戏院夜金山寺等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宁波公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大戏院夜金山寺等
广昌孟进入名录图典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孟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孟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