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51)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07)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426)
2011(484)
2010(479)
2009(430)
2006(317)
2004(211)
2001(212)
1993(110)
1974(9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2)
抚州师专学报(66)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江苏教育(小学版)(3)
内蒙古电大学刊(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国难当头
作者:郭汴豫  来源:山西档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分水岭  辽朝  神宗  沈括  国难  三州  南朝  皇帝  朝廷 
描述:大宋元丰年间,朝廷上下,正为王安石新法一事争论不休,忽一日接到辽朝一道通牒,上写道:“辽宋之界,应以蔚、朔、应三州间分水岭土垅划之。南朝违约,增寨河东,侵入我土。我朝圣上,不忍两朝赤子,多罹兵革
关于宋代“度牒”问题的探讨
作者:顾吉辰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僧尼  政府  熙宁  宋朝  国家财政  李心传  王安石 
描述:宋代“度牒”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充当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宋代社会经济有着一定的影晌,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仅就“度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
马文化与民族英雄主义精神
作者:秦维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阶层  英雄主义精神  论衡  王充  治国安邦  氏族  欧阳修  中国士大夫  王安石  马文化 
描述::“马八尺以上为龙。”
苏轼与苏辙嘉祐年间赠笞诗简论
作者:王连儒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答诗  苏轼  现实生活  苏辙  任职期间  王安石  诗歌创作  诗歌形式  文学史  商州 
描述:治的不满,但其主要的部分,还是叙说友情,应酬答对之类,属文人诗歌创作中较为闲适的部分。并且,赠答的彼此双方,或朋友,或君臣,象东坡与子由兄弟间以诗赠答的实在是
古代“记”体文章的分类与特点
作者:方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中学语文课  旅行见闻  永州八记  杂记  柳宗元  王安石  文学形式  古代  写景状物 
描述: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
作者:林继中  来源: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中央集权制  举荐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  科举取士  王安石  魏晋  地主  教化 
描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不同科目选举人才的制度。它产生于隋开皇年间,从此取代了魏晋以来凭血缘门第选人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举荐制度的一个变革。科举制的产生,是地主经济高度发展与中央集权加强的历史必然。随着大一统的隋、唐帝国的出现,科
纪实文质论
作者:陈柏松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秦始皇  我国古代  左传  项羽本纪  刘邦  王安石  欧阳修  儒家思想  中国历史 
描述:畅。“文质相炳焕”,
两宋时期的经济理论考察
作者:叶坦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理论  王安石  两宋时期  宋代  经济思想史  不抑兼并  生产力思想  发展史  转折时期  比例失衡 
描述: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 关于人口与资源的思想。宋代人口增殖与土地比例失衡问题已较明显,在发达地区的福建路和两浙路,每户平均有田10.6亩和20.3亩:生产越发达,人地冲突越剧烈,“浙间无寸土不耕
论北宋的体制之争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三是汉文化的衰落。它们使宋朝君臣士大夫产生了烦燥、忧虑、恐惧甚至没落的情绪。
试论苏东坡的意隐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王安石  苏东坡  封建政治  知识分子  苏轼  惠州  岭南  专制统治  重感情 
描述: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隐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隐”。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间接反抗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