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看牡丹: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纽约演出
-
作者:汪班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柳梦梅 柳梦梅 演出 演出 杜丽娘 杜丽娘 演员 演员 昆曲 昆曲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纽约 纽约
-
描述:全剧布景道具丰富齐全,灯光华
-
两个版本昆曲电影《牡丹亭》中戏曲空间的电影化
-
作者:张泠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摄影机 摄影机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彩色电影 彩色电影 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电影化 电影化 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 舞台空间 舞台空间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
-
描述:充满张力与实验性的互动,暗示早期中国电影人期望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电影艺术方式,令中国观众通过熟悉这种相对陌生新奇的
-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
作者:伏涤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著录 著录 传奇体 传奇体 汤显祖 汤显祖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书目 书目 可能性 可能性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
描述: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
-
性爱欲望的诗意化象征:《牡丹亭》“至情”主题的重新探讨
-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性爱 性爱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意化 诗意化 至情 至情 欲望 欲望 象征性 象征性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牡丹亭》传奇性的绚丽爱情故事,从古到今,倾倒众生,令人如醉如痴。传说明清时期的俞二娘、金凤钿
-
从《牡丹亭》对《诗经》的接受看汤显祖的情教观
-
作者:李春芳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经 诗经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情教观 情教观 女教 女教 诗教 诗教 毛诗序 毛诗序 重要内容 重要内容 关雎 关雎
-
描述:。以
-
从叙事角度看《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
辗转于三教之间: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文学倾向
-
作者: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杜丽娘 杜丽娘 罗汝芳 罗汝芳 晚明 晚明 王思任 王思任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学理论 心学理论
-
描述:汤显祖生在一个戏剧繁荣的时代,因其创作成果丰硕,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早年师承罗汝芳,兼容王阳明心学理论、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主张,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宗
-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
读汤显祖的《惊梦·步步娇》
-
作者:何东平 来源:诗探索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庭院 全身 浪漫主义 春晓 曲词 铜镜 家长 发髻 晴空
-
描述:“[步步娇]袁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拖逗的彩云遍。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闲院春晓,游丝在晴空中飘动。一个长期被封建家长禁锢在深闺中的少女正欲走向花园。在梳发整钿的时候,她突然于铜镜之中窥见自己的容貌,羞得发髻也弄歪了。她想到:呀,“娘行
-
台湾兰庭昆剧团赴港演出《狮吼记》和《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2010年11月台湾兰庭昆剧团三度受邀赴港,为香港观众带来创团大戏一古典喜剧《狮吼记》和《牡丹亭》。《狮吼记》是老戏新编,保留传统昆剧精髓,剧情改编符合现代价值观,使表演更有趣味、节奏更紧凑,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