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仲永》注解析疑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材改革 人教版 注解 普通人 王安石 现行教材 课本 教育 教学用书 语文
-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有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在历次教材改革中,该文均得以保留并逐渐恢复原貌(多年前的课本中仅收录至"泯然众人矣"),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然而,现行教材及一些资料中对其注解
-
愿以深心奉尘刹
-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 封建社会后期 企业所得税 考成法 庶吉士 翰林院 狠抓落实 岗位责任制 公元
-
描述:被明朝人誉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是与秦代商鞅、宋代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初期、中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之一。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张居正到北京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胜
-
作者:蔡义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南村 三重 盗贼 广厦 幻想 王安石 沾湿 冻死 换韵
-
描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黄庭坚诗论中“格”的深层意义
-
作者:付新营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诗学思想 诗论 苏轼 诗歌创作 欧阳修 王安石 以故为新 句法 气格
-
描述:受江西后人的影响,历来说起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无不以为"夺胎换骨"、"以故为新"以及"点铁成金"等为其思想的核心,这是有些偏颇的。实际上,同宋代所有的诗家一样,黄庭坚对诗歌的注意在于诗歌的超越性质,而不仅仅在于诗法、句法。只不过黄
-
三苏为何葬河南
-
作者:王祖远 来源:晚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三苏 苏辙 河南 墓志铭 汝州 峨眉山 王安石 宋哲宗 黄氏
-
描述:在他所居留的每一个地方,每到一处,他都以当地人自称,如"自意本杭人","我本儋耳民","不辞长作岭南人","海南万里真吾乡",这些诗吐露出他对祖国每一个地方的热爱。常言
-
白族姓氏堂号撷萃(下)
-
作者:宋炳龙 来源:大理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周文王 后裔 清朝 进士 明朝 王安石 中华民族 宋朝 世家
-
描述:王家",于是以王为姓。还有一支出自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被秦国灭了之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秦山,后
-
短楹联妙趣多
-
作者:逸信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人民 袁世凯 朱元璋 杨慎 王安石 楹联 对联 太素 秀才 神童
-
描述:短联:单副联文在7字以下(含7字)的称为短联。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朋友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
古代集句诗裒谈
-
作者:朱安义 来源: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杜诗 王安石 集句词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甫诗 李白诗 韩愈 文天祥 刘禹锡
-
描述:集句诗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诗。集句诗起于何时,并无确论。有人认为始于北宋石曼卿;也有人认为,据《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后,鲁哀公集《诗经》句为诔以悼之,实为集句诗之始。一般认为起源于西晋傅咸,他的作品《七经诗》,就是从先秦时
-
兔年话兔诗
-
作者:李传鹏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尧臣 王安石 欧阳修 哺乳动物 作者 生活 本体形象 唐代诗人 古代诗人 自然流露
-
描述:兔是一种喜欢奔跑、跳跃的哺乳动物,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后汉书》里说,东汉豪门梁冀大造兔苑于河南(洛阳),可见那时人们已著手驯养家兔了。古代诗人对兔多有吟咏,读之颇有意趣。唐代诗人王建,曾写有《宫词》一百首,广泛地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其中有首写小白兔
-
书里的朋友
-
作者:杨昊鸥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欧阳修 莫扎特 史记 好朋友 楚平王 故事 金圣叹 楚国
-
描述:伍子胥和申包胥宋人苏籀曾记载了他的爷爷苏辙说的他大爷爷苏轼的一则逸事:"《申包胥哭秦庭》一章,子瞻诵之,得为文之法。"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左传》里面有,《史记》里面也有。不过《史记》是放在《伍子胥列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