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读为主 明意入境 品情悟理-《梅花》教学设计
-
作者:周泽锋 袁军辉 来源:云南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梅花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思想感情
-
描述:以读为主 明意入境 品情悟理-《梅花》教学设计
-
辞情委婉 文笔犀利——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
作者:胡永在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委婉 宰相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抚州市 江西省 神宗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中进士,其后曾在江浙一带做过多年的地方官。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是宰相,神宗改官制
-
因景生情 因情造景——读王安石、萨都刺的两首金陵怀古词
-
作者:李新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萨都刺 金陵怀古 叙事方式 金陵山 阅读与欣赏 满江红 抒情文学 《登金陵凤凰台》 桂枝
-
描述: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情与景会 意在言外——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怀)
-
作者:郭春华 来源: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情与景 意在言外 新词 晏殊 酒 艺术手法
-
描述:宋初词人晏殊的《珠玉词》中有好几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一首,就其思想而言,虽不过是悼惜春天的衰残,感伤流光的易逝。但就其艺术手法而言,却写得情与景会,意在言外,因而传诵千古,赢得了
-
景、情、戏、思、四位一体:《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读
-
作者:张琼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惊梦· 皂罗袍》 高中 语文 阅读鉴赏 汤显祖 戏剧
-
描述:【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展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编者按]
-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情 情
-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
以情格理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看《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 情
-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
-
刘绍唐逝世周年纪念:周年纪念怀绍唐
-
作者:王爱生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唐逝世周年纪念:周年纪念怀绍唐
-
刘绍堂文集 卷7
-
作者:刘绍堂 来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刘绍堂文集 卷7
-
刘绍荟画集=SELECTED PAINTINGS LIU
-
作者:刘绍荟绘 来源:广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绘画
-
描述:刘绍荟画集=SELECTED PAINTINGS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