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中赏绿 “绿”趣无穷
作者:李盛仙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唐代诗人  贺知章  王安石  色彩  绿竹  水绿  诗经  两汉  出现在 
描述: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创造的最圣洁的色彩。古往今来,绿色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为它吟诵,为它挥毫。中用绿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其中有淇奥绿竹的比兴。两汉罕见,唐代颇多
主动“避嫌”好
作者:田荣  来源:江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王安石  书评  主动  文物鉴定  苏轼  故宫  亲戚  作者署名  血亲关系 
描述:故宫学第一大家单士元先生是文物痴,但他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为避嫌他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所以,他在故宫工作了74年才能够一尘不染。
如何进一步“挖掘”材料
作者:张志先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挖掘  高考作文  材料  多维解读  高中生  欧阳修  积累  王安石  韩愈 
描述:挖掘材料的前提是占有材料,否则挖掘便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要占有材料,就需要积累。可是,对于早六晚十的高中生来说,积累一词又显得如此沉重。那么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些同学不是拿着智慧背囊,就是捧着哲理美文,自以为找到
读诗词,填山名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李白  红艳露  王安石  姑苏城  西窗烛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王昌龄  张继 
描述:~~
褒禅山上谜对谜
作者:高扬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字谜  瑰丽  景色  北宋  险情  道路  欣赏  山洞 
描述:北宋年间,一天,王安石约着几位诗友去游褒禅山。他们举着火把进了一座山洞,洞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处处隐藏着险情,可是他们鼓起了勇气,欣赏了洞中瑰丽神奇的景色。出得洞来,王安石感慨万分,制了一个字谜让诗友
抓改革 优化产业结构 转机制 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曹二俚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抚州地区  历史悠久  唐宋八大家  提高经济效益  汤显祖  王安石  深化改革  省政府  大力发展 
描述:抚州地区历史悠久,从隋开皇九年改临川郡为抚州,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巩,明代的大戏剧家汤显祖都出于这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根据地和游击区。我区以农业为主,资源丰富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作者:竺可桢 宛敏涓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候学  诗人  唐宋诗  王安石  因时而异  白居易  王之涣  春风  李白  循环 
描述: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特殊成就的。唐白居易(乐天)15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势不可使尽
作者:张怀武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中国青年  王安石  行草书  代表团  胡锦涛  京都  日本 
描述: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四句俗谚本是《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中的篇头语。但是当我在日本京都今日庵见到用行草书就的这四句条幅时,不胜惊讶,印象极深。那是1985年
如何理解温总理的妙言大义?
作者:嘉木  来源: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理  解放思想  王安石  不断创新  郑思肖  理解  原文  改革创新  不足  是非 
描述: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趣味对联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世界(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黄庭坚  夏商周  雅颂  水底  松树  大年  围棋  对联 
描述: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