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71)
报纸(644)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43)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5)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1)
2011(490)
2010(481)
2009(435)
2006(317)
2004(212)
2001(212)
1993(110)
1989(101)
1974(9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4)
抚州师专学报(66)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中州大学学报(1)
漫談“如何研究中学古典文学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問题——
作者:黄寿祺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背景  欧阳修  出师表  孟子  我国古代  王安石  荀子  战国策  黄宗羲  文学教材 
描述:和疑点”的問題。我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典文学遺产的研究是很有限的。理解也是很粗淺的,中学課本中所选的古典文学作品,虽然篇数不多,伊却篇篇都是祖国文化遺产中的精华部分,并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全正确理解的。各位教师都是长时
《李顺》浅释
作者:暂无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均贫富  王安石  北宋王朝  翰林学士  起义军  宋神宗  《梦溪笔谈》 
描述:杭州)人。宋神宗熙宁年间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待制。他与王安石同时,政治上属革新派。沈括又是著名学者,《梦溪笔谈》
张横渠礼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朝鲜曹南冥学派的影响
作者:林乐昌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思想  曹南冥  学派  朝鲜  中国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  学者 
描述: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礼学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
古代文化知识之作品命名
作者:贺小玲  来源:读与写(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者  命名  柳宗元  襄州襄阳  孟浩然  诗文集  王安石  柳河  吏部  文化知识 
描述:一、以"地名"命名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2.《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小人古今说
作者:刘傅海  来源:源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忠贤  李斯  行为表现  吕惠卿  生存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上  王安石  王莽  袁世凯 
描述:在中华大地上,是不是一有人类就有小人,我不知道。但据史料记载,起码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小人群落就已经人丁兴旺,而且横行肆虐了。我案头有一
圈子是个问题
作者:廖云新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人才团  战国  平原君  政治家  现代人  赵国  问题  北宋 
描述:孟尝君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门下食客三千,至今民间还流传他倚仗鸡鸣狗盗之力逃出秦关的故事,以及食客冯谖为他献策狡兔三窟的趣谈.然而,事隔1300年后,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却指出,孟门三千客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周红月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橙黄  作者简介  枯叶  内在精神  柳宗元  唐宋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丰收 
描述:赠刘景文
默写填空选萃
作者:徐逢春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王安石  作家作品  填空  文学  人教版  古今中外  陶渊明  常识  名句 
描述:默写填空是高考常设的题型。从近三年使用人教版教材的省、市的试题看,内容既有名篇之句(不一定都是名句),又有文学常识。名篇之句出自课本要求背诵的章节,文学常识涉及古今中外作家作品的有关情况。这里笔者就名篇
名人造字趣事
作者:李艳敏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华文明  汉字  造字  传播知识  朱元璋  生活中  起源  学者  工具 
描述:汉字,作为记录和传播知识的工具,一直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其中大部分汉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虽然其起源和由来,历代学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可以肯定的,即有些汉字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被陆续创造出来的。现在我们就来摘录三则名人造字的趣事。
也说《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
作者:刘志刚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句式  平声  去声  读音  王力  诗律学  仄声  故居 
描述:关于《泊船瓜洲》诗中间字的读音,有的认为当读阴平,有的认为当读去声。两种意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认为读平声的,主要从诗的格律方面据理力争;而认为读去声的则主要是从意义的理解方面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