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唐先生生平事略
-
作者:编者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唐先生生平事略
-
从董桥到刘绍铭
-
作者:思郁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张的形象,但是却自然、谨慎而直率,“他句子中的力量和平衡源于他高雅的品位”。
-
刘绍铭:一片冰心在玉壶
-
作者:陈蕾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欧梵 张爱玲 卡夫卡 香港中文大学 文章 文字 比较文学 题目 英译 散文集
-
描述: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何精彩呀。
-
怎能不读刘绍铭?
-
作者:董桥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故国山河的几许皱纹,而李欧梵的洒脱和刘绍铭的沉潜毕竟渗出了一些留美岁月浸回来的超逸,一个走过那么debonair的春雨,一个熬尽那么stoical的冬夜。
-
运河边上的马齿菜--缅怀绍棠师
-
作者:陆士华 来源:群言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齿菜 刘绍棠 老师 运河 特快列车 中风偏瘫 胡耀邦 报纸 黑色 出版社
-
描述:(一)我得知绍棠老师病逝的噩耗,是在南下杭州的特快列车上。坐定不久,无意之间,我在旅伴手中的报纸上,猛然瞥见一行黑色大字:"著名作家刘绍棠昨日辞世"。我的心轰然一震,目瞪口呆。抓来报纸,匆匆读过消息
-
怀念绍棠:一位编辑写于一位作家的纪念日
-
作者:徐兆淮 来源:太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年作家 新时期文学 乡土文学创作 编辑部 大运河 当代文学史 文学编辑 钟山 右派
-
描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不觉间竟干了三十年的文学编辑工作。期间联络、结识的来自全国老中青作家可谓多矣。而那时的通讯工具甚为简陋,除了书信来往,就连家庭电话也是稀罕之物,何谈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办公用具?从编辑岗位退休多年,年过七旬之后,闲暇里整理旧日书报杂志,忽而发现来自全国老中青作
-
刘士俊:情似一团火温暖送万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辽宁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谢文君报道 眼下虽然不是供暖期,但锦州市供暖管理处铁北站石桥子班班长刘士俊一点儿没闲着,他正手把手地教徒弟们水暖工和焊工技术。以往,班组里80%的水焊活儿都由刘士俊亲自来干,还有一年就要
-
情暖藏族同胞 【四川省乐至县检察院】 刘德华 刘韵
-
作者:刘德华 刘韵 王伟 来源:检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乐至县检察院检察官到藏族同胞家中慰问。2011年七一前夕,该院党组被资阳市市委评为“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先进集体”
家住四川省乐至县中和镇人民村的切麦拉姆是从藏区远嫁到乐至县的藏族同胞,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她和老伴无依无靠,生活非常清苦。得知切麦拉姆的困境后,乐至县检察院检察长杨俊一行来
-
爱恨皆为情 聚散都是缘 ——读王英海新作《麦田》随想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惠民
读青年诗人英海即将付梓的新作《麦田》,为其优美的诗章所感染。从“寻找温水域”、“花香时节”到“聚到终须散”,计58首(篇)自由体诗和散文诗,每一首(篇)虽然长短不一,但都是真情的流露
-
中学文科教学研究:辞情委婉,文笔犀利-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
-
作者:胡永在 来源: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学文科教学研究:辞情委婉,文笔犀利-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