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综论
-
作者:朱万曙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家 皖南地区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汪道昆 “情” 玉合记 潘之恒 《西厢记》 晚明时期
-
描述:一区域的群体现象,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戏曲创作或评论的区域文化特色也没有得到揭示。有鉴于此,本文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戏曲文化现象试加讨论。一、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的生成条件晚期时期是戏曲创作继无
-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
浅析汤显祖戏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
作者:何胜仁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创作方法 艺术特色
-
描述: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戏曲创作方法、精湛的情节组织、构思和戏曲创作的语言。
-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红楼梦》中的戏曲文化
-
作者:李丽莉 来源:文化月刊(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西厢记 贾宝玉 牡丹亭 戏曲文化 弋阳腔 汤显祖 唯美 贾府
-
描述:如果一定要给中国的表演艺术寻找一个最美代言人,当非戏曲艺术莫属。这其中,尤以昆曲戏种最为典雅华丽,唯美的场景和演员妆容让整个舞台表演都如梦似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古人的此番慨叹道尽心酸。有人说
-
臧懋循戏曲贡献考述
-
作者:刘宝强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戏曲创作 汤显祖 临川四梦 元杂剧 玉茗堂四梦 昙花 贡献 考述 明万历
-
描述:刊《元曲选》、改订屠隆(字长卿)
-
吴炳传奇戏曲的语言艺术浅析
-
作者:张雅玲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戏曲语言 典雅 本色
-
描述:清初剧坛出现两种戏曲语言创作倾向,一种追求通俗化,一种追求骈俪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吴炳的传奇戏曲创作兼取两家之长,呈现出通俗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典雅晓畅,本色当行。
-
华盖山访古迹
-
作者:黄兴龙 来源:温州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盖 温州知府 温州市 道院 纪念碑 永嘉县 东瓯 明代 古迹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远,留有众多名胜古迹的优美洞天。
-
“昆宴”与豫园万丽酒店的新生
-
作者:钟海泉 来源:华人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酒店 牡丹亭 豫园 新生 生活方式 昆曲 上海世博会 记者 时尚 明代
-
描述:数百年来,雅集三五知己,听曲饮宴,乃是名门望族与文人雅士最为时尚的生活方式。日前,上海豫园万丽酒店为庆贺酒店"新生",广邀社会名流,聚集众多商界精英,共赏昆曲《牡丹亭》。让记者所见所闻,古今交融,叹
-
漫話崑劇
-
作者:兆桓 雙泉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十年代 明代 演出 三岔口 孔尚任 牡丹亭 盛衰 故事 曲牌 桃花扇
-
描述:於我國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歷經盛衰曲折凡三百年,至本世紀四十年代已瀕臨滅絕之境。新中國成立後,在已故的周恩來總理等領導人大力扶植下,曾有過恢復和發展的階段。但在十年動亂中崑劇又幾近取消
-
皇家粮仓:新古典主义的消费典范
-
作者:海菲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粮仓 新古典主义 消费 牡丹亭 经营者 顾客 明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 典范
-
描述:皇家粮仓,京城新古典主义的消费典范。一座米香的古老空间,一个高端会所,也是一个商业平台,并产生许多增值产品和增值服务,目前以皇家粮仓为商标注册了16类商品,将这些带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商品行销到全球,这才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