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牡丹亭》的细节描写
作者:张俏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细节  封建  爱情 
描述: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牡丹亭》蓝本问题考辨
作者:向志柱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慕色还魂  牡丹亭  蓝本  宝文堂书目 
描述:版时间。在版本依据上,现有资料尚无法确定《慕色还魂》和《记》的具体成书时间,它们都有成为蓝本的可能,但是文本内证却更支持《慕色还魂》受到《记》和《牡丹亭》的影响。
名著离不开诗词
作者:李树喜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大名著  诗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  长篇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描述: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运用诗词更是突出的代表。
汤显祖名著“跳起民族舞”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闺锁怨春情难遣,出香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花丛中牡丹亭畔梦起姻缘,从此后美人相思无限……昆剧《牡丹亭》传唱数百年,可谓家喻户晓,盛名海内外,而今天,这出汤显祖四百年前写出的经典戏曲名著首次被以民族
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美国华裔作家邝莎和她的作品
作者:卢俊  来源:译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街  美国华裔  曾祖父  作家  洛杉矶  牡丹亭  雪花  中国文化  华人  窗口 
描述:莎(Lisa See)是居住在洛杉矶比较活跃的美国华裔作家。她于1955年2月出生在法国巴黎,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邝莎的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离异,幼时的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莎访谈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
从结构角度研究古代戏曲史的力作: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研
作者:季国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结构研究  古代戏曲  许建中  结构角  戏曲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感色彩  戏曲作品 
描述:从结构角度研究古代戏曲史的力作: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研
复吴炳真貌 使粲花生辉——戏曲专著《吴炳与粲花》
作者:哈九增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戏曲发展  剧作家  汤显祖  中国戏曲  吴炳  不同角度  种曲  花生  自相矛盾 
描述:。吴炳作品问世后即为世人看重,长期以来视为佳作,演出不辍。明末即有著名演员上演粲花五种曲佳话,清初大
问题选择与学术增值: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郑传寅 陈建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学术增值  戏曲  晚明思想  戏曲研究  汤沈之争  徐朔方  文学观念  作者  晚明文学 
描述:环视当今的古典戏曲研究,其学术路径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将更多的视线与精力投向声腔、戏班、服饰、演出、剧场、舞台等要素,偏重于戏曲形态、演剧模式和舞台艺术的考察,悬置作家作品、忽略文学观念的演进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
作者:赵雅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闺阁女性  接受 
描述:性别认同色彩,她们的评点与男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而女性评点本的流传对《牡丹亭》在闺阁中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几位典型的闺阁女性为切入点,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