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4)
报纸(477)
学位论文(35)
会议论文(14)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48)
地方文献 (49)
地方风物 (22)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3(49)
2011(84)
2010(70)
2008(79)
2006(58)
2005(44)
2004(35)
2003(18)
2002(14)
2000(17)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5)
收藏家(4)
中国书画(4)
中国书法(3)
青少年书法(3)
学习与探索(2)
北京园林(1)
张家界日报(1)
成才之路(1)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1)
应麟典藏学理论探析
作者:吕斌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应麟  典藏学  典藏学  典藏学理论  典藏学理论 
描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复杂背景下的布蜂会
作者:刘新宇 汤耀国 王玉娟 李洁  来源:瞭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胡锦涛  布什  外交关系  经贸关系 
描述:在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框架下,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层面也涌动着一股股暗流。在此颇为复杂的背景下,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美国,意义尤显重大。
宏与王安石“性与天道”观差别
作者:樊宏法  来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体义用  缘情立义  道德仁义 
描述:是从天道中推衍出来的一个逻辑环节。
应麟诗话中用事主张的分析
作者:郑礼炬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用事  工切  化境 
描述:明代应麟在其诗学理论框架中 ,对用事的探讨构成了一个系统 :探讨了情、事、景三者在同一目标下的协调一致的理论 ;分析了主要是宋、明两代用事“太工”、“太切”的失败 ;提出了所有的用事最终达到的境界
应麟和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作者:汪燕岗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  小说理论  小说辨伪 
描述:小说序跋那样 ,直接与某部作品联系 ,而偏重于在对古今小说广泛考校的基础上作理论的归纳与阐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小说观和对小说的分类。他首先指明了汉代的小说观念和现在他眼里的小说观的不同
应麟诗论研究述评
作者:李庆立 崔建利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诗论  钱谦益  郭绍虞  述评 
描述:论的主导性评价,这实际上是对氏诗论的曲解。横田俊辉的《诗薮》和陈国球的《应麟诗论研究》对氏诗论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作评价尚显准确和公允。
应麟与《古诗十九首》
作者:赵燕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古诗十九首》  体格声调  兴象风神 
描述:应麟誉《古诗十九首》“兴象玲珑”,将之置于凌绝千古的崇高地位。这一体认与其融合“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的诗论主张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应麟对《十九首》的艺术批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诗论体系中
应麟小说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陈卫星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小说思想  研究综述 
描述:学界注意。
应麟诗论中的“格”范畴
作者:王明辉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格  格调  应麟 
描述:“格”是应麟《诗薮》中运用得最多的范畴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发展、诗体变化、创作规律、艺术境界、学习门径等诸多方面。“格”及其相应理论是贯穿应麟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诗学体系得以建构的基石
应麟的二酉山房及藏书
作者:赵美娣 刘红梅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藏书  著名学者  古迹  治学 
描述: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应麟的藏书之所,其位置位于今浙江兰溪的家巷,西起和平路中段,东至人民北路一带。据清光绪《兰溪县志》卷八古迹记载:此房旁有古树六,高接云汉,俯蔽池塘,夏日浓阴绿缛,暑气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