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演讲人:叶朗
演讲人简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著作《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胸中之竹》等。
国学的昆曲缘
1917年,吴梅到北大任教,先后开设古乐曲
-
《牡丹亭》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内容梗概 杜丽娘
-
描述:南宋时,四川南安太守是一个著名的文人,叫做杜宝,娶妻甄氏。两人只有一个女儿,叫做杜丽娘,年方16,长得端庄秀丽,十分聪明,还未许配人家。
-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
作者:叶朗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代艺术经典和当代青年观众的心灵。再一个是“美”字,青春版《牡丹亭》从演员造型、演员等一直到舞台整体意象,都力求要美,而在打造这个“美”的境界时,努力追求古典美学和现代趣味的沟通、融合。我想,正是
-
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诗经》 春光
-
描述:[剧种]昆曲,[剧情]南宋南安太守杜宝。一心要把爱女杜丽娘培养成大家闺秀。聘请府学生员陈最良为师。命丫环春香伴读,以《诗经》向丽娘灌输“后妃之德”。与父母愿望相反,丽娘一心向往自然。面对大好的春光。丽娘深感闺中寂寞。遂与春香同去花园游玩。
-
关于牡丹亭
-
作者:王玉章 来源:文学期刊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于牡丹亭
-
再说《牡丹亭》
-
作者:何寅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封建婚姻制度 汤显祖 封建礼教 《牡丹亭题词》 《西厢记》 柳梦梅 石道姑 程朱理学
-
描述:过去,人们大多以“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来归纳、评价《牡丹亭》的思想意义和杜丽娘这一形象的价值取向,本文认为,《牡丹亭》的戏剧冲突并不是建构在杜丽娘、柳梦梅与封建婚姻制度的矛盾上的.《牡丹亭》着意写
-
“真珠帘卷玉楼空”——唐宋词中的“楼”意象及其忧患色彩
-
作者:赵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意象叠加 辛弃疾 晏几道 色彩 楼上 菩萨 欧阳修 韦庄 出现频率
-
描述:"楼"是唐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的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二词中,既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之"高楼",又有"秦娥梦断秦
-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亮意象
-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月亮
-
描述:抓住晏几道和纳兰性德词中“月”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二人笔下的“月”在内容、作用、形态、意象群方面的相似和相异性。并从词体演变角度探讨了产生这些异同性的原因。
-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
作者:单英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王安石 咏梅诗 诗歌意象 理想人格 形象 自然景物 象征 故乡
-
描述: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
-
高格灵鸟的盛世悲音:论清代吴嵩梁诗之“鹤”意象
-
作者:周芳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嵩梁 病鹤 经世之志
-
描述: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意蕴非常丰富。